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字的研究

(2017-07-01 20:41:53)

“月”字的研究

今天写作“月”的这个字符,除了“月亮”的“月”字外,另有三个字因讹读、同化而被写成了“月”。

一、“月亮”的“月”是个象形文,其甲骨文写法为“ “月”字的研究”,演变到篆文,变化不大,例如:“ “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从““月”字的研究”经隶变、楷化为“月”。对于这个演变过程,今天的人们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作为表示月亮的“月”字,在其他字中作形旁时,一般放在该字的右边,例如:朗、朔、期、明、霸……但是,偶然地,“月”字旁也会放在字的左边或下方。例如:朦、朧(胧)、有。

二、“肉”是一个象形文,它无甲骨文、金文写法,其篆文写法为“ “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象人躯体中连在一起的颈、胸部分之形,其中的“ “月”字的研究”象肋骨之形。从““月”字的研究”到“肉”,其写法基本没变;而“ “月”字的研究”的异体字““月”字的研究”最终演变成了“月”。

“肉”的本义是“身体”,并不表示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瘦肉”、“肥肉”、“肌肉”的“肉”意。今天,我们仍在用“肉”的本义。例如:肉搏战;再例如:亲骨肉。例句:儿女是父母的亲骨肉。那么,这“亲骨肉”倒底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认为:儿女是父母的“翻版”,是缩小版的父母。在男权主义的古代,在父亲看来,儿子是小的自己。为了这个想法,古人造了“肖”字:小肉为肖。所以,“肖”又含有“像”意:“小肉”像“大肉”;儿子像老子。词例:肖像;不肖子孙。

“肉(月)”在作其他字的形旁时,往往被放在字的下方。字例:肖、骨、肾、臀……

三、我认为,还有一个字,早在篆文时代就湮没掉了,它的篆文写法为“ “月”字的研究”,它是一个象形文,象含有两根肋骨的肋条肉之形。根据我的推测,“ “月”字的研究”的读音为“kuài”:“一块肉”本写作“一 “月”字的研究”。后来,这个““月”字的研究”被讹写为““月”字的研究”,最后被溶入了““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字之中。

有人会问:既然“ “月”字的研究”字早就湮没了,你是如何发现它的存在的呢?你又是如何推断出它的读音是“kuài”的呢?我的证据如下:

《说文》的“有”字条如下:“有  “月”字的研究   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yuè),又声。凡有之属皆从有。云九切。”

显然,《说文》对“有”字的释义与今天的人们对“有”的含义的理解几乎毫不相干。因为《说文》对“有”的释义是“月食”,后来也包括“日食”。而我们今天对“有”的理解是“坐拥(财产)”。词例:拥有;富有。其引申意义为“先天性”地带着某些性质。词:具有;含有;有特性;有水分。当然,若仔细分析,今天的“有”字还有许多其他含义和用法,详见《现代汉语词典》“有”字条。同一个“有”字,古今的含义为什么相差如此之大?

《说文》的“贿”字条如下:“賄  “月”字的研究   财也。从貝,有声。手罪切。”

《说文》对“有”的注音为“云九切”,与它对“贿”的注音(手罪切)相差甚远,按常例考虑,“贿”不可能以“有”作声旁。为什么《说文》会把“有”认作“贿”字的声旁?

带着上述疑问,我查阅了Chinese Etymology网站的“有”字的古文写法。通过仔细观察和对比,我发现:“有”的金文写法中有“ “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等,不含表示月亮的字符““月”字的研究”或““月”字的研究”。而在“有”的篆文写法中,有二类写法:其一:“ “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这类“有”字中含有表示月亮的字符,“有”的这类写法与《说文》的“有”字条一致。其二:“ “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这些字与“有”的金文写法一脉相承。

根据上述证据,我推测:在金文阶段的“有”字,即“ “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并不读作yǒu,而是读作“huì”,是“贿”本字,表示财富。它的造字寓意是:以手( “月”字的研究)提着一块肉(“月”字的研究),同时,“月”字的研究kuài)也是声旁。在经常饿死人的古代,能有肉吃的人肯定有大量的钱财。即: “月”字的研究huì),从 “月”字的研究,提“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亦声。后来,人们又造了一个表示月食(日食)的“ “月”字的研究yǒu)”字。古人发现,在发生月食时,好象有一只巨大的手把月亮遮住了,所以, “月”字的研究,从“月”字的研究,遮“月”字的研究“月”字的研究yòu)亦声。然而,即使在造字之初的那个时代,人们也很难区分这两个字的写法。于是,一方面,人们给“ “月”字的研究huì)”加了一个表示财富的形旁“貝”,造出了“ “月”字的研究(賄)”字,以便将““月”字的研究huì)”和“ “月”字的研究yǒu)”进行区分。另一方面,人们另造了个“贵”字来继承“ “月”字的研究huì)”的音和义。传到今天,“ “月”字的研究yǒu)”字的含义已经失传;“ “月”字的研究huì)”字的读音已经失传,人们将“ “月”字的研究”的音和““月”字的研究”的义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有(yǒu)”字的音和义。

我为什么说“ “月”字的研究huì)”字中的“ “月”字的研究”也是它的声旁,而不仅仅把““月”字的研究”看作是会意字呢?因为有个“隋”字,这个“隋”字是由“隓”字省和“ “月”字的研究”字组成的,其中的“隓”读作duò,是“墮(堕)落”的“墮”本字。“隋”是一个双读音字:古人认“ “月”字的研究”作形旁、“隓”作声旁时,它就读duò,意思是“裂肉”,即:当“隋”读duò时,是“剁”本字,由它作声旁形成的形声字有“橢”、“墮”等。当古人认“隓”作形旁,“ “月”字的研究”作形旁兼声旁时,它就读suí,将“賄”字在《说文》中的注音译成拼音,它的读音(手罪切)就是suì,这个读作“suí”的“隋”字,其含义是“山上掉下肉来”。在西周时,古隋(suí)国拥有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铜矿,周王室及其当时所有的诸侯国的青铜均来自隋国,隋国是一个“山上掉下肉来”的国家。

另有一个“膾(脍)”字,它的意思是切细的肉。根据上述三字的读音和今天人们将切细的肉称之为“一块肉”的现象我推断“ “月”字的研究”字的读音为“kuài”,其本义为“切成块的肉”。

当“ “月”字的研究”字因讹写成““月”字的研究”而溶入“肉”字以后,一方面“ “月”字的研究”字的含义被转给了肉,另一方面,人们给“ “月”字的研究”字添了一个声旁“會”,造出了“膾(脍)”字,用于继续表示“ “月”字的研究”的本义。

四、另外,今天写作“月”、作偏旁的字中,有一些是“舟”字在隶变时被讹写而成的。字例:服、朕、俞、前。

参考资料:Chinese Etymology 网站

          《说文解字》(大徐本)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拥有著作权。欢迎引用本文,但一定要注明引文的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绪论(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