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明天延续逼空上涨概率大

(2020-06-02 17:53:29)
标签:

股票

理财

慢牛

微信号:qushileida

今天上证指数震荡收小阳线再创反弹新高,日K线成功实现4连阳,一举打破了此前“连阳不过三”的惯性走势。还记得达哥之前说过的话吧,惯性都是用来打破的!三浪1的特征就是慢涨,“连阳不过三,连阴不破二”的市场节奏整整持续了两个月之久,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导,连阳走高后就要离场防调整,但是今天的四连阳令市场很明显脱离了三浪1的既定节奏,所以达哥在这里郑重提醒大家赶紧转换思维,因为牛市已经在路上了!


在每个分叉路口,总是有人看多有人看空,原因在于大家的分析方法不一样,所以才有了市场的多变和精彩,否则都是按一样的方法玩,那么这个市场也就死水一潭了。回到今天的话题,上证指数四连阳之后,到底是风险大于机遇?还是机遇大于风险呢?其实达哥的观点一直很明确,这里是三浪3的主升加速浪,赶紧上车谨防踏空才是当下最大的风险点!因为不管你如何分析市场,有一个标准是绝对不可能违背的,那就是趋势!

大盘明天延续逼空上涨概率大


上图的双均线系统就是达哥判断趋势的利器,这里帮大家回忆下,我是如何运用趋势线的。3月19日发文提示有C4浪反弹,不要割肉;4月20日发文提示有多周期结构,考虑到指数刚刚站上34天线,这里的结构大概率会跌破趋势,为防C5浪所以提示清仓;结果很可惜,权重护盘令趋势线力保不失,在4月30日指数突破创新高后进行纠错,明确提示C4浪被证伪,这里走三浪1的概率大;5月8日多周期背离全部消失,但是上方面临长期趋势压制,达哥提示2900点很难一蹴而就,不追涨只低吸,建立4成底仓;5月20日提示三浪2的调整风险,支撑2800点,后面发文补充提示变盘时间窗口是5月26日;5月28日发文提示重点留意29号第一个小时,结构形成代表左侧进攻信号确立(加码进攻),原因不用多说了吧,这里的结构引发的反弹足够形成趋势突破,并确立三浪3的主升基调。


上面的都有文章记录,达哥没有任何马后炮观点,全是提前给到大家的,这就是规则的力量,这里的四连阳不仅打破了惯性节奏,同时还令指数逐步远离趋势线,多的话不说了,趋势已然形成突破,在没有新的技术信号改变这里的上涨逻辑之前,达哥认为机遇大于风险。如果你没有在29号果断进场的话,那么这里的上涨肯定是很难熬的,但请注意一点,如果你认同达哥对于行情的推演和判断是三浪3主升的话,那么对于今天的行情而言,不坚定的浮筹肯定已经被清洗出局了,这里恰恰是踏空资金最佳的入场机会,因为接下来市场延续逼空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大盘明天延续逼空上涨概率大

深成指日线走势推演还记得吗?达哥给了两种走势,一种是横盘等均线粘合,一种是主动回踩确认均线支撑。目前很明显是第二种走势,但是达哥并不是在回踩的第一时间就让大家进场抄底了,因为即便行情是按照推演的方向运行的,但是这里并没有左侧的交易信号,那么按照原则就应该继续等待信号出现再进场操作。

大盘明天延续逼空上涨概率大

再看60分钟图,28日文章提示60分钟图形成了标准的“早晨之星”看涨组合,同时第二天开盘第一个小时60分钟结构就会形成,最重要的是60分钟结构对应的是6天的反弹周期,达哥认为6天的反弹突破趋势,突破创新高的概率很大,所以提醒左侧进攻信号一旦确立要加码进攻。结合六月连阳梦幻开局来看,市场整体走势基本还是跟达哥判断相符,而我的所有分析和推演都是有理有据,始终是在理性客观的基础上给大家进行的分享。


总体而言,趋势属于右侧交易,结构属于左侧交易,但请不要忘记我们盈利的根本还是来自趋势,简单点说我们赚的始终是趋势的钱。所以不管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大盘趋势,或者制定的标准在哪里,请坚持你的规则不要轻易改变,譬如很多人都喜欢用均线,但是能用均线赚钱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均线太多了,标准很难有统一的定量,但是按照你自己的风格来确定“本命均线”的话,你会发现市场很清晰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地方。多则惑,简则明,越是简单的越有效,也越难证伪,道氏理论虽然有很多缺陷,但你不能否认的是目前市场主流的技术分析方法都是脱胎于道氏理论!最后提醒一句:谨防逼空式上涨形成踏空风险,如果符合你的趋势判断标准了,请相信并且忠于你的规则执行!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建议。我是趋势雷达,趋势的坚定拥护者,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观点,就关注我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