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STEAM田园课程故事:你好!阳光小木屋

(2022-08-15 16:50:11)

大班STEAM课程故事:你好!阳光小木屋

问题与聚焦

下了一个多礼拜的雨,孩子们远远地望着百草园,新开辟的户外娃娃家。诺诺提出:“要是在那有一个小屋就好了!太阳晒不到,下雨淋不着”,轩轩说:“造一个什么样的小屋”,欢欢说:“用什么材料造小屋呢?造多大的小屋呢!”带着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围绕小屋展开了深入探究。

设计与制定:

1.小屋设计图

“造一个什么样的小屋呢?”孩子们各抒己见,用画笔画下来!瞧,,有尖顶小屋、有平顶小屋、有人字顶小屋......  

之后他们找来小木棒、棉线、扭扭绳等材料,通过系、捆、绑、绕等技能,按照设计图试图搭建出一个个立体的小屋,在不断尝试探索中,孩子们感受着设计图和实景空间的对应关系。

2.制定计划书

    有了搭建小屋的经验,乐乐说:“我想用建构区里的木头搭小屋”,婷婷说:“我想用“穿越火线”游戏里的管子迷宫搭小屋。”萍萍说:“我想用茅草。”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根据设计喜好及用材选择自主分成三组,分别是木屋组、管屋组、草屋组。可是找到搭档,究竟怎样合作更高效?如何分工、需要收集哪些材料、如何实施?小组之间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制定了一份《造小屋计划书》,在分享中,幼儿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实施与调整: 

1.自主造小屋

草屋组:孩子们来到资源室找到木棒和薄膜,他们运用系、绑、捆等技能,将木棒两边用透明油纸连接起来,架在小树上,可是架在树枝上的小屋一点也不稳固,之后经过调整增加支架搭成稳固的三角茅草屋。

管屋组:孩子们通过前期对四面体的研究,知道了不同连接头,如直通、L形和T形三通的功用,通过拼插、比对、链接,在反复观察和尝试基础上搭出一个立体框架,最后找来一块蛇皮袋当屋顶,孩子们躲进去好不热闹。

木屋组:由于是第一次开展木工活动,孩子们既兴奋又紧张,他们先一起探索了锤子、钳子、锯子、起子等工具的用途,通过尝试将两根木棒一横一竖地钉在一起,来感受着线与面组合立体造型的方法。

孩子们根据已有经验,决定用木头钉出一个主体框架。他们拿起3根木棒钉出一个衣架式的支架,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整个衣架是斜的。木头有长有短,他们建构支撑腿时是随意拿的,孩子只能用起子费了老大的劲将原来的钉子撬开,用记号笔画上标记,锯成一样长的木条,钉上后发现终于两条腿一样长了。另一边还要做一个一样的衣架框体,这次孩子事先就通过目测对比,用一对一的方法锯成一样长的木条。接着孩子们钉出一个三角屋顶,准备将屋顶放上去时,发现两个衣架体无法支撑,还需要钉两根木棒链接在支架之间,就这样,孩子们经过反复地测量、敲打、拼接、修缮,终于将木屋的框架搭建起来!

孩子们在各自的屋子里嬉戏、玩耍,可是空间都太小了。乐乐说:“我们可以用木头造一个大大的屋子,这样大家可以一起玩。”萍萍说:“这是个不错的办法,我们一起来造一个大大的木屋吧。”

2.建多大的木屋?

要搭多大的木屋呢?这个问题再次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争先恐后地来到百草园,捡起树枝、树叶、瓦片、石头,在地上“圈”出一个个或圆或方的造型!涵涵说:我们用尺子量一下小木屋有多大。乐乐说:不行,不行,我们要造比他大得多的屋子。孩子们用手在小木屋上笔划,涵涵和轩轩找来树枝,树枝多长呢?孩子用皮尺通过测量,发现一根树枝30厘米,“你们想做几根树枝那么长的木屋?”孩子们笔划了一番。根据圈地大小决定将长度确定10根树枝那么长,宽度确定为6根树枝那么长,即建一个长宽为300×180厘米的小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实际情境操作,感受到“比例”概念。

3.造大木屋

根据测量的数据,向后勤主任申请采购相应数量的木头。木头运来了,孩子们发现他们的能力无法锯这么重这么长的木头,更没有能力去固定,于是请来幼儿园擅长木工的王师傅。王师傅在锯木头时候,孩子们有的搬、有的扶、有的做标记,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学习,知道如何更好地固定木条,用锯子的时候如何更正确使力,在王师傅的帮助下,成功搭好两座小木屋。

乐乐发现,小木屋的地上黑漆漆,屋内空荡荡,列出一份“装修清单”,对着清单,孩子们找来人工草皮通过实地笔划、测量、裁剪,搬运,给黑漆漆的小屋铺上了合适的地毯。

接着,孩子们在小屋前面还铺了一条砖路和一条竹片小路,可是下雨过后铺设的小路走上去晃晃悠悠,一点也不稳,孩子们回家询问爷爷奶奶,发现了一个好办法,给小路撒泥,果然,泥土具有很好的粘性作用,撒上泥土的小屋走上去更稳了呢!

有孩子发现,两座小木屋之间有一段距离,下雨天,两个木屋之间怎么互动更好呢?有了前期的工程思维,孩子们提出设计一条索道,这样传菜也方便,通过孩子们不断调整索道材料、坡度,顺利实现了智能传菜机的功能。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百草园里的小木屋“竣工”了。孩子们张罗着要来一场欢庆仪式,说着便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整理小木屋,邀请小客人,准备菜肴,到处都是孩子忙碌的身影。

和木屋的游戏故事

乐乐提出:我们给小木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吧,叫百草园小木屋、太阳小木屋、阳光小木屋、草地小木屋、漂亮小木屋、鹅卵石小木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后通过投票,孩子们决定就叫它阳光小木屋。

在孩子们的游戏记录中,我们发现都有小木屋的身影,孩子们在小木屋里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春暖花开,孩子们围着木屋尽情地歌唱、游戏;夏日炎炎,孩子们躲在小木屋里画画、编织、做手工;秋天来了,屋顶上挂满了丝瓜、扁豆,孩子们爬上梯子收获春日的耕培;冬天暖暖的阳光撒漫草地,孩子们坐在木屋前畅想、暮思、扮家家。就这样,暖暖的阳光小木屋伴着孩子们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

生活明朗,向阳而生,时间仿若一条线,相信孩子们在小木屋里还会发掘出无数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