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要介绍重力流沉积的相关知识,先来看看重力流的概念。重力流是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砂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从下图可以看到,重力流为通过海底峡谷形成在大陆坡与洋盆之间的扇形体,也就是之前介绍过的陆隆区域,陆隆就是由一系列的海底扇相互叠合交叉形成的。这里有个观点需要注意,重力流与牵引流的区别就在于,重力流中碎屑物是主动的、流水是被动的,碎屑物带着流水运动;而牵引流中碎屑物是被动的、流水是主动的,流水带着碎屑物运动。同时,重力流是一种底流,底流就是在流体的底部运动,这也是由于它的密度大所造成的,属于其重要的特征之一。
下面来看看重力流的类型,按照流体的支撑机理主要可以分为4类: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和浊流。碎屑流是以基质支撑,这里的基质一般是指粘土、细粉砂,从图中可以看到碎屑流中砾石是漂浮在粘土细粉砂杂基之中的;颗粒流是以颗粒为支撑的,依靠颗粒与颗粒碰撞流动。液化流是以颗粒间的超孔隙压力支撑的,就是说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体压力大于上覆地层的压力,沉积物可以在其中流动。浊流是由湍流支撑的,形成的岩石为浊积岩,具有鲍马序列。
再来看重力流的形成条件,主要有以下四点:1、重力流是在一定的滞水环境和足够的水深,为风暴浪基面之下,太浅会被风暴搅起再沉积;2、足够的坡角;3、充沛的物源;4、一定的触发机制,比如构造运动、洪水、地震、海啸巨浪、风暴潮和火山爆发。今天先更新到这,下次讨论浊积岩的基本特征。
Ps:湍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也称为稳流或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体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层流被破坏,相邻流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混合。这时的流体作不规则运动,有垂直于流管轴线方向的分速度产生,这种运动称为湍流,又称为乱流、扰流或紊流。
http://s7/mw690/006uAMtdzy79aAfmrIyf6&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