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矫牙的那点事 |
“地包天”是民间的一种传统叫法,口腔医学界的专业名称是“反”。这一现象在我国人群中是很常见的,我基本平均一到两天就会接触到一个反合患者。大多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因为反的牙齿特征比较明显,家长在早期就能发现。
http://s8/middle/006un9XUzy7fPeuWGWq5e
http://s8/middle/006un9XUzy7fPeuL1931d
http://s8/middle/006un9XUzy7fPeuvNbZ13
http://s8/middle/006un9XUzy7fPeukWcga0
http://s8/middle/006un9XUzy7fPeubOxBf3
如果单从效果而言,反的治疗是越早越好。但由于需要佩戴矫治器,需要在小朋友的配合下才能完成治疗,所以年龄过小的孩子是难以开展的。我一般会选择不低于四岁的患者开始,一般能很好配合的年龄段在五至六岁或者再大一些,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心智更加成熟,并且还在上幼儿园,没有什么功课,时间宽裕,小朋友一般都还比较听话,反合程度通常还只是表现为单纯的牙性或功能性,更易纠正。这个时期通常佩戴一个简单的合垫舌簧可能纠正反。如果再大一些,突显出了一定的颌骨问题,可能就需要frank3型功能矫治器或者前方前牵引配合扩弓器联合纠正反。如果伴有口呼吸的反患者,也可以采用MRC肌功能训练器来矫正。以上主要是针对功能,颌骨来处理,但如果所有牙齿都已经更替完成或者更迟一些来,骨骼基本已经定型,只能通过固定矫正,通过牙齿的代偿来弥补颌骨的先天不足,虽然也可以将轻度到中度的反患者纠正回来,但“月亮脸”的面型是无法改变的,甚至会更严重。这就好比盖房子一样,下面的地基本来就是歪的,我们虽然可以通过上部结构让房子看着是正的,但总体里看,还是个倾斜的房子。早期纠正主要是针对功能和颌骨进行改变,就像地基不好了,那就先把地基整平了,就算无法完全整平,也希望在盖房之前能尽量让倾斜度小一点的道理是一样的。
前面我们说过,反有很强的遗传倾向,通常你可以往上追溯三代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一般都能在其中找出反的案例。所以早期的纠正不能杜绝在以后的生长中又发展为反,但这并不能说明早期矫治属于无用功。
如果想要抑制下颌骨的生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要刺激它生长却显得容易很多,因为我们的颞下颌关节是终生改建的。早期牙齿的反咬合,会让本应该受抑制的下颌骨,会在这种不良咬合的力量传导下,使其的生长量会比其正常咬合状态下生长的还要多,这会导致反进一步的加重。如果任其生长,可能到达成年之后,就从一个普通矫正患者变成了一个需要通过正颌手术才能矫正的患者了。如果能早期干预,恢复到正常咬合,在儿童的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内,让牙齿进行自我控制,下颌骨能受到一定的抑制,虽然这种抑制的量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好,但跟刺激生长量相比,可能就有很大的区别了。
http://s8/middle/006un9XUzy7fPetYDAAe8
我常常会跟小朋友的父母说:“地包天”的早期矫正的目的,并不是保证未来不是“地包天”,不需要做矫正,而是我们能把一个可能发展为手术病例的患者拉到复杂病例范围内,把复杂病例变成为简单病例,我们所做的只是在改善情况,降低未来矫治的难度,这就是我们矫治的目的,因为生长是无法准确判断的,我们只能说一个大概趋势。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想大家应该已经对“地包天”的危害和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内容能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在我的博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