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普陀一模范文
(2018-03-19 15:16:32)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生习作 |
不逆风也不随风
高三(6)李丹书
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茫茫丛林,而是茫茫人海。在社会大潮流中,每人都像碎纸片一样,很容易随风飘荡。有人执意愚顽自守,到头来他们讨伐时代的声音,都被潮流淹没,唯有智慧应对,才能做到不逆风不随风,而保有自我。
赫尔曼∙黑塞说:“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找到自我,此后一生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找到自我,就等于找到了内心的中流砥柱,潮流袭来时,不会被冲昏了头脑,更重要的是,在不得已而面对潮流时,仍能清醒地有所取舍。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经历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后,许多人出于对大潮流的不知所措,而生出了畸形心理,当今许多电影中衍生出的“丧文化”,充满血腥暴力、颓废,无不显示着主流价值观的扭曲。而中国的市场与网络也开始为了牟利,接受这种产品,可以说是全球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了。所有人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接触,不少迷惘处于迷茫期,寻找自我的青少年,由于没有成熟判断力而内心遭受“传染”,而只有拥有自我意识的人,才知道划清自我与时代的界限,迎接全球化潮流,吸收其中的真善美以完善自身,摒弃其中的垃圾而不受其害。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局限性,自我却可以始终拥有永恒的主题,当人生以坚守、完善自我为目标时,就能够既不被潮流卷走,也可以借潮流之势进一步远航。
由此,我们更要看清时代的风向,它从哪里来,又要将我们送往何方,若对未来能有一定预见,就可以心下坦然地随风而行。在100年前,西学东渐中的中国,正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它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新文化,然而其对于传统文化简单粗暴的态度,又引发传统知识分子的抨击,若那些传统文化的拥护者意识到,新文化的主流无疑是正确的,它将彻底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而迎来民主共和的新潮流,大可不必焦头烂额地开展中西文化论战,开历史倒车。同样100年后的今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潮流又产生了抵制声音,而不是积极面对来规避风险,对此,霍金评道:“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五年的危险,而低估未来30年的变化”。有了正确的判断与冷静的思考,人类将会避免多少不必要的焦虑呢!
所以当强风来袭时,做一只不随风也不逆风的会思考的芦苇吧。
人流之中,坚守自己
高三(6)
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向,会成为潮流导向,然后,更多的人会走上这条道路,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我们不必自视清高,视潮流为极世俗而没有格调的风格,然后将自己与其划上楚河汉界。其实,潮流并不总是错的,有时,它可以推进大众化的、全社会的进步。如上个世纪汉字化繁为简运动,这一场文化潮流,极有效率地提高了识字率,使汉字的使用更加轻便简单,使得全世界的汉语学习者受益。这是进步的潮流,是文字发展的必然现象,谁都没必要跳出来唱反调,连外国媒体都用,”汉字化简为繁,如同女人重新裹小脚”这样辛辣的语言来讽刺那些跟不上时代步伐的逆流者。
所以,尊重潮流,宽容地对待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素养。而不假思索地唱反调,以特立独行为荣,是所有人都应当引以为戒的。
但是,尊重并不意味着遵从。不逆流而行不代表要盲从着人群,放任他人去指引你的方向。有人说,法国女性是最懂得优雅地装扮自己的。为什么?因为她们会塑造属于自己的风格,不论是简约还是华美,都被用在合适的女士身上,而今春的潮流元素,会成为小而亮的装点,如手包上系着的一条丝巾,或前襟上别着的一枚胸针。追求时尚的同时,有着独特的个人品味,这就是在潮流中坚守自己。换言之,如果深绿外套被设计师们钟情的冬季,满大街如同一片树林,那必定是一个无趣的社会。
可是潮流往往来得那么汹涌澎湃,要如何做到身处其中,仍不失去自我呢?一定要丰富自己,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才会有与众不同的勇气。人们说,如果一个电视节目就改变了你的消费观,那你的管钱本事太低了;如果一本书就改变了你的价值观,那你的思想就太单薄了。如果想要避免成为能被随意愚弄的麻木大众,就必需提高个人修养,让自己眼界开阔,眼光独到,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真的有必要,逆流而行也有可取的时候。人们翻阅黑白照片追忆过往,赫然发现一张相片中挤满了向希特勒行纳粹礼的人群,而其中一个男人,双手垂于身侧,十分另类。这不是孤独,是选择,举手行礼或许很简单,但一顺从,就折辱了尊严,于是他逆流而行,于是他坚守了自己。这样的不盲从,这样的特立独行,代表了一个人的高度。
什么时候顺从人流,宽容的走下去;什么时候逆流而行,拿出“宁跳珠江,不批孔子”的气节,每一个人心中都该有分寸,每一个人都该坚守自己的能力和意识。
高三(6)俞天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