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文体知识

(2023-01-31 17:07:25)
标签:

365

教育

论说类

1.疏  又称奏疏。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分条陈述。畅于春秋,成于两汉。

2.表  又称奏疏、奏议。臣向君主陈述意见或有所请求的一种文体。重情。

3.论  直接阐明自己观点的一种文体。分史论(人物论、专题论)、文论(评论文章)、策论(起源于写在简册上以对答用,发展成策论)

4.说  用来阐述关于某一事物、问题的道理的文章。教材注解说,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例如《师说》《捕蛇者说》

5.序  是用来评介作品内容的。有自序、他序。位置在一本书的开头或结尾。例如《指南录后序》唐宋以来,送别赠言也称序。例如《送东阳马生序》

记叙类

1.纪传体  司马迁首创,以本纪、列传为人物传记中心。本纪记叙帝王事迹,世家记叙诸侯王和辅汉功臣的事迹,列传是名人事迹。

2.记  记事、记言、记物、记人,应用广泛,不拘一格。《核舟记》《岳阳楼记》《病梅馆记》《游褒禅山记》《记王忠肃公翱事》《书博鸡者事》

3.志  记事的文章。《三国志》

4.游记  我国古代记叙文的一大分支。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5.逸事  也称轶事。散失没有流传的事迹。《左忠毅公逸事》

6.笔记  内容五花八门,篇幅短小精悍。有历史掌故,遗闻逸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品,志怪杂录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沈括的《梦溪笔谈》

7.寓言  寓,寄也。借助于比喻或故事来说明某一深刻哲理。《愚公移山》

8.小说  “演义”,根据历史或传说,敷衍成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

“志人小说”,还有“志怪小说”。

韵文类

1.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铭》  “墓志铭”,追记死者生前事迹的文字。“志”,类乎传记;“铭”,类乎诗歌。《五人墓碑记》,有志而无铭。

2.赋  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赋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主要特点总在于铺叙事物。描写的部分总是淋漓尽致,极尽铺叙夸张之能事;结尾的部分则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3.骈文  骈,两马并驾。骈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介乎韵文和非韵文之间。相对散文来说,它讲求对偶;而相对韵文来说,它不讲求压韵。南北朝时期,骈文盛行。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讲究对仗,要求通篇句子两两相对。句子的结构、词性、平仄都要合乎对仗要求。骈文中以四字句、六字句最多,故骈文又称“四六”、“四六句”。

4.诗  “诗言志,歌咏言”。歌,比诗自由、奔放、土气。行,铺张本事而歌称“行”。

5.词  一种抒情诗体,和乐而歌的韵文。萌于南朝,成于唐,盛于宋。

6.曲  一种韵文,可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诗歌,通常指宋以来的南曲、北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传统节日文化
后一篇:名人读书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