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500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东部和青海民和、循化两县。从这一类型陶器的器形和纹饰观察,含有不少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因素,更多的是带有马家窑早期风格,应是他们之间的过渡形态。
作为仰韶文化西入的结果,石岭下类型有着明显不同与仰韶文化的因素存在,即使在相似的器物中,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石岭下类型陶器的典型器形有盆、瓶、钵、壶、罐、瓮、缸等。彩陶的数量较多,以黑色为主,纹样种类较多,有圆点纹、弧线纹、涡形三角纹、水波纹、平行线纹等,其中以鲵鱼纹较具特色。
早期鲵鱼纹多为单独纹样,形象写实,形态逼真,但头部似人脸,嘴部有续,只有两足,是人格化的鲵鱼形象。这幅鲵鱼图像的细部画的比较具体,脸部、爪指和身上的网状花纹都用劲挺的细线勾勒而成,绘画技巧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彩陶鲵鱼纹瓶(甘肃甘谷出土)
巫山县傅家门出土的彩陶瓶上的鲵鱼纹,图像以趋于几何形,弯曲的身子概括成了月牙状。石岭下晚期的彩陶上的鲵鱼纹已几何形化,成为标志性的纹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