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上海幼升小科普系列,跟小白家长说拜拜

标签:
国际学校教育育儿杂谈 |
1.
对象:年满6周岁的儿童,残疾儿童可适当推迟一年入学。例如,2017年入学孩子为2010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出生的孩子。
2.
报名条件:
a.
上海户籍适龄儿童
b.
非本市户籍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父母一方持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或《上海市临时居住证》(需满3年)和《就业失业登记证》),适龄儿童本人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
c.
港澳台及外籍适龄儿童也需要持有相关有效期内证件——港澳台居民来往内地(大陆)通行证或外国护照、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单等和监护人相关证件。
阅读推荐:
🍪【招生方式】
1. 公办——对口地段入学+非地段招生
(参考17年)
公办入学是当前上海小学入学的主要途径,博弈的主要手段就是学区房。2017年公办入学继续遵循“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各区县教育局在生源预测的基础上,公布各公办小学校招生入学划片范围。但受人口出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公办小学校招生入学划片范围可能会有适当调整(比如今年的静安一师附小)。尤其是热门小学,如果当年实际报名人数超过了招生计划,学校就会根据户口类型、入户年限、产证登记时间等政策来限制实际入学人数,不符合条件的就可能会被统筹。所以才会有就近入学不等于最近入学的说法
。
除了地段对口外,上海小学还有一小部分非地段招生的名额。比如上实、徐汇实验、新世界等。详情可以点击下面的推荐阅读查看。
2017年非地段招生学校 (待更新)
2.
民办——统一网报和面谈+自主招生
推荐阅读:
2018幼升小:上中、中芯招生已启动,星河湾、上实国际等近10所学校可以入学申请!
🍪【小学入学流程】
推荐阅读:
🍪【常见名词】
1.
人户一致:
人户一致就是指本区户籍的适龄儿童户籍地(户主为直系亲属或儿童本人)与居住地(产权人为直系亲属或儿童本人)一致
2.
人户分离
与人户一直相反,
如果户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又想选择在居住地就读的就需要办理“人户分离”。比如:小明户口地址是徐汇的,居住在浦东新区,幼升小想在浦东新区就读。那么就需要办理人户分离了
推荐阅读:
3.
统筹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就读户籍(或居住证地址上)对口小学,或者人户分离后民办未考上,需要调剂到本区别的小学的情况。
4.
年限
户口迁入的时间,一般以4月份小学入学信息登记截止日为界限划分,也有部分小学是以6.30日为界限来算的。比如,2015.7.2号,户口迁入学区房,到2018年幼升小,入户不到3年。
5.
五年一户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户籍地址,五年内只享受一次同校对口入学的机会”(单独二孩和双胞胎除外)。一般来说,该政策从政策颁布当年往后推,不往前回溯。截止2017年共有静安区、长宁区、宝山区、浦东新区、黄浦区、徐汇区、杨浦区、闵行区等8个区实施五年一户。其中,虹口区2015年实施过,2016年又暂停实施。
6.
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
《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草表)》中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户籍地址(居住地址)等基本信息由公安提供;外省市儿童监护人持临时居住证的灵活就业登记证明信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同时,在此期间人户分离的孩子也需要在信息登记期间选择户籍地就读还是居住地就读的意愿。上述信息,家长核对时如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及时到公安或人社部门更正信息。表中的其他信息如需更正,可直接在在读幼儿园修改。一般来说,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未入园适龄儿童家长要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为孩子进行入学信息登记。
适龄儿童家长对《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草表)》中的信息确认无误后,信息登记点的工作人员会给适龄儿童家长打印《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见下图),表上会有条形码,登记号,识别码,打印时间,就读意愿区县等标记。该表作为孩子入学报名的重要凭证,请家长一定要妥善保管。若有遗失,须回到信息登记点复印回执。
入学信息登记截止后,所登记的入学信息不再更改。比如,2017年小学入学信息登记的时间为4月8至23日,23日后所有信息就不能再变动了
7.
小白卡
用于记录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的预防接种卡片。6周岁针打完后,可以凭自己手上的打针绿卡去医院换出。因为早期颜色是白色的,所以又称小白卡。不过新一代小白卡多数是白色翻着淡蓝色了(如下图所示)。它也是小学办理入学手续的重要材料之一。
每年都有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在报名时仍未完成预防接种。不用焦虑,这个对报名的影响不大,可待完成后再换成小白卡交给学校。非沪籍儿童要有原住地的登记或记录接受计划免疫的接种证明,然后交由选定录取的小学,再补办小白卡。
9.上海市义务教育招生报名系统
如果,以上问题还没有完全解答您心中的疑虑,欢迎留言继续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