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根据第六十回,蕊官「带与芳官去擦脸」用,我们知道这蔷薇硝是外用的。
这个蔷薇硝,可闹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原来蕊官和芳官是姊妹淘,所以特别珍惜,无奈贾环知道,便要一半儿去送与彩云。
芳官心中因是蕊官之赠,不肯与别人,只好从奁中去寻自己常使的,无奈启奁看时,盒内已空,心中疑惑,早间还剩了些,如何没了?因问人时,都说不知。麝月便说:「这会子且忙着问这个,不过是这屋里人一时短了。你不管拿些什么给他们,他们那里看得出来?快打发他们去了,咱们好吃饭。」芳官听了,便将些茉莉粉包了一包拿来给贾环。
偏偏彩云就认得,打开一看,「嗤」的一声笑了。说:「这是他们哄你这乡老呢!这不是硝,这是茉莉粉。」
于是引起了赵姨娘与芳官、藕官、蕊官、葵官、荳官,以一敌五的大混战,还劳师动众的找了探春来,才似平息了这场纷争。
这个「杏癍癣」,到底是什么毛病?值得曹雪芹这样大书特书。
按照维基百科「癣」:「癣是指皮癣菌滋生在皮肤或黏膜表面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例如足癣(俗称香港脚)、手癣等。但部分病名虽包含癣字但却不是癣,如『牛皮癣』。」
由于杏癍癣发生在春天,而且也可能「今年竟没发痒」,因此中医师胡献国、胡爱萍、孙志海编着的《看红楼梦说中医》就认为杏癍癣即现代医学所说的「桃花癣」。书内说:
「桃花癣与医学上所说的癣,即皮肤浅部真菌病,完全是两码事。也就是说,桃花癣并不是『癣』。目前医学科学已证明,它实际上是春季好发的单纯性糠疹、脂溢性皮炎及春季皮炎一类皮肤病的总称。在治疗时应区别对待,对症处理才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副教授王永春,也大致作相同的解释。
对比《红楼梦》所述杏癍癣的症状,而且大观园里头这么多人需要,并且使用蔷薇硝就能改善,以上医学断症,应该颇为可靠。
大观园女儿对付这种杏癍癣,使用的是蔷薇硝,是外用擦脸的。而且这个蔷薇硝是可以自配,观第五十九回「颦儿配了许多」可知。
这个蔷薇硝的原料之一蔷薇,自然是蔷薇花干燥磨成粉末。
蔷薇花:味甘、酸,性凉。入脾、肺、大肠经。蔷薇花有清暑化湿,顺气和胃,止血的功效。对痢疾、胸闷、中暑都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是治疗厌食、口疮溃疡的良药。(朱毓梅、杨海燕、曲毅《香奁润色》注释)
明‧胡文焕《香奁润色》记载一种「涤垢散」,内正有一种材料为蔷薇花。谓可去酒刺、粉痣、汗斑、雀斑、热瘰,且香气不散。
蔷薇硝的另一材料为「硝」,有学者认为是用水银升炼而成的「硝粉」,因为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卷五〈石部‧水银粉〉载:「外敷,杀疮疥癣虫、风养瘰疬、下疳阴疮、一切毒疮。去风去虫。」
只是杏癍癣如前所述,既不是癣,要用到这么刺激性的疗法,我是持否定态度的。我认为这个「硝」是芒硝,别名叫朴硝的。
虽然名称含有「硝」,但跟硝酸或硝酸盐没有任何联系。
根据维基百科:芒硝(Mirabilite),矿物名,是十水合硫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SO4‧10H2O。单斜晶系,晶体短柱状,集合体呈致密块状或皮壳状等。无色透明,有时带浅黄或绿色。玻璃光泽。
这里先提供一张我在台北士林官邸拍摄的单瓣蔷薇(图一),和维基百科找到的一张芒硝图档(图二),给各位参考。
http://s5/bmiddle/006tbi8Qzy79QUlseOg54&690
图一
http://s12/bmiddle/006tbi8Qzy79QUn173Zfb&690
图二
明‧胡文焕编撰的《香奁润色‧头发部》正载有二款生发、治头风并脱发的含芒硝(朴硝)的外用方。分别是:
(一)金主绿云油方
蔓荆子 没食子 诃子肉 踯躅花 白芷 沉香 附子 卷柏 覆盆子 生地黄 苓香草 莲子草 芒硝 丁皮 防风(下略)
(二)浸油治头风并脱发
柏子仁(半斤) 白芷 朴硝(各半两) 诃子(十个,炮) 零陵香 紫草 香附子(各一两) 上,为粗末。香油一斤。(下略)
可见芒硝在生长、保护上有一定的功能。
从怡红院、潇湘馆女儿多人使用茉莉粉与蔷薇硝,且彩云一眼就能分辨二者之别来看,这两样保养方在大观园似乎颇为流行。
茉莉粉,我在前文〈平儿理妆的玉簪花棒〉已有叙述,就是紫茉莉种仁磨成细粉。因此《红楼梦》说它偏红。
按照常识判断,芒硝既无色,而自然干燥的蔷薇花偏褐,蔷薇硝因此偏黄褐,所以彩云能一眼看出来。可见芳官太轻心了。
由此,也可以说明王夫人房里,最少已经使用了茉莉粉或蔷薇硝二者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