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茄鮝有两种版本

(2016-12-28 17:23:56)

《红楼梦》写了很多菜肴,却只有几样有写烹饪方法,第四十一回的「茄鮝」即是一例。这个烹饪法,庚辰本是这样写的:

「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圣彼得堡藏本、梦觉主人序本、程甲本意略同。

有师傅用以上烹饪法试做,发现并不好吃。

只是这个茄鮝,还有另一个版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作:

「你把四五月里的新茄包儿摘下来,把皮和瓤子去尽,只要净肉,切成头发细的丝儿,晒干了。拿一只肥母鸡,靠出老汤来。把这茄子丝上蒸笼蒸的鸡汤入了味,再拿出来晒干。如此九蒸九晒,必定晒脆了。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时拿出一碟子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了。」

美食家,也是台大历史系教授逯耀东认为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比较切实,他曾为文说:「鲞为干鱼,由此引申,浙人对晒干的菜脯亦称鲞,瓜脯称尺鲞。茄子称茄鲞,也有此意。」认为庚辰本的「茄鮝」少了「晒干」的过程,「所以,后来红楼宴的茄鲞,才变成黄蜡蜡的、油汪汪的宫保鸡丁加茄子,或一碟烩茄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