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溢流的原因与预防

(2016-11-28 14:26:59)
溢流井喷发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14个方面:
(1)起钻抽吸,造成诱喷。
(2)起钻不灌钻井液或没有灌满。
(3)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溢流。
(4)发现溢流后处理措施不当。比如,有的井发现溢流后不是及时正确地关井,而是继续循环观察,致使气侵段钻井液或气柱迅速上移,再想关井,为时已晚。
(5)井口不安装防喷器。井口不安装防喷器主要是认识上的片面性:其一,实行口井大承包后,片面追求节省钻井成本,想尽量少地投入钻井设备,少占用设备折旧;其二,认为地层压力系数低,不会发生井喷,用不着安装防喷器;其三,井控装备配套数量不足,配有的防喷器只能保证重点探井和特殊工艺井,认为装不装防喷器都可以;其四,认为几百米的浅井几天就打完了,用不着安装防喷器。
(6)井控设备的安装及试压不符合Q/SY1552—2012《钻井井控技术规范》的要求。比如:放喷管线、钻井液回收管线、内控管线各部位的连接不是法兰螺纹连接,而是现场低质量的焊接;连接管线的尺寸、壁厚、钢级不合要求。弯头不是专用的铸钢件,弯头小于90。;放喷管线不用水泥基墩固定,或是虽然固定了但间隔太远;放喷管线没有接出井场,管线长度不够;防喷器及节流管汇各部件没有按规定的标准试压,各部件的阀门出现问题最多,有的打不开,有的关不上,有的刺漏;防喷器不安装手动操纵杆,不安装灌钻井液管线,而是把高压内控管线当作灌钻井液管线使用;井口套管接箍上面的双公升高短节螺纹不规范,造成刺漏;防喷器与井口安装不正、关井时闸板推不严,造成刺漏;防喷器橡胶件老化,不能承受额定压力;控制系统储能器至防喷器的液压油管线安装不规范,漏油;储能装置控制系统摆放位置不合要求等。
(7)井身结构设计不合理。表层套管下的深度不够,技术套管下的深度又过深,当钻到下部地层遇有异常压力而关井时,在表层套管鞋外憋漏,钻井液窜至井场地表,无法实施有效关井。还有的井应该在打开油气层前实施先期完成,可往往设计上却是后期完成,给井控工作带来了麻烦。
(8)对浅气层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人认为浅气层井浅,最多几百米深,地层压力低,不会惹麻烦。而实际上,井越浅,平衡地层压力的钻井液柱压力也越小,一但失去平衡,浅层的油气上窜速度很快,时间很短就能到达井口,很容易让人措手不及。而且浅气层发生井涌井喷,多是在没有下技术套管的井,即使关上井,很容易在上部浅层或表层套管鞋处憋漏。所以,浅气层的危害性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要从井身结构和初级井控上下功夫。
(9)地质设计未能提供准确的地层孔隙压力资料,造成使用的钻井液密度低于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
(10)空井时间过长,又无人观察井口。空井时间过长一般都是由于起完钻后修理设备或是等技术措施。由于长时间空井不能循环钻井液,造成气体有足够的时间向上滑脱运移。当运移到井口时已来不及下钻,此种情况下关闸板防喷器不起作用,关环形防喷器要么没有安装,要么胶芯失效,往往造成井喷失控。
(11)钻遇漏失层段发生井漏未能及时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发生井漏以后,钻井液液柱压力降低,当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时就会发生井侵、井涌乃至井喷。
(12)相邻注水井不停注或未减压。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老油田、老油区打调整井的情况。由于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注水,地层压力已不是原始的地层压力,尤其是遇到高压封闭区块,它的压力往往大大高于原始的地层压力。如果采油厂考虑原油产量,不愿意停掉相邻的注水井,或是停注但不泄压,往往造成钻井的复杂情况发生。
(13)钻井液中混油过量或混油不均匀,造成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深井、探井、复杂井,出于减少摩阻、改善钻井液性能、稳定井壁、钻井工艺的需要,往往要在钻井液中掺入一定比例的原油。但在混油过程中,加量过猛导致不均匀,或是总量过多,都会造成井筒压力失去平衡。此外,当卡钻发生后,由于需要泡原油、柴油、煤油解卡,从而破坏了井筒内的压力平衡,此时如果不注意二级井控,常常会造成井涌、井喷,酿成更重大的事故。
(14)思想麻痹,违章操作。由于思想麻痹、违章操作而导致的井喷失控在这类事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要从严格管理和技术培训两个方面入手,做好基础工作。

洛克斯石油网,为您提供全面的石油设备化工产品相关供求信息

文章来源:洛克斯石油论坛 洛克斯石油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