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  申报·评审书

(2017-05-03 11:05:47)
分类: 课题申报表

 



附件2

编号:JYKT16157

 

莆田市教育科学2016年度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董玉宾             

 

所属领域             基础教育类            

 

负责人所在单位         秀屿区笏石中心小学        

 

填表日期            2016.1.20          

 

 

 

 

 

 

 

 

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制

201512

 

填报说明

1.申报莆田市教育科2016年度课题均填写本《申报评审书》和相关活页。

2.封面左上编号,所有申报者均无须填写,待课题评审结束后由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课题组填写。封面中间所属领域栏对应于《课题指南》中的课题分类填写。

4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中,近三年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并已结题;B.主持但未结题;C.参与研究;D.未参与研究。

5.《申报·评审书》和相关活页(设计与论证报告)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于左侧分别装订成册,按相关规定报送。《申报评审书》和相关活页(设计与论证报告)各一式三份。

6.《申报·评审书》中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和相关活页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地址:荔城丰美路东段1055号(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课题组)

邮编:351100

联系电话:0594—2760098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董玉宾

性别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7711

行政职务

笏石中心小学教研员

专业技术职务

小学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

小学语文教学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13860968910

工作单位

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中心小学

E-mail

Dyb3383@163.com

通讯地址

莆田市秀屿区笏石坝津小学

邮政编码

351146

近三年课题完成情况

参与研究

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主持人,限填14人)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黄忠

198304

 

秀屿区笏石四乡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林秀晖

 

197505

 

秀屿区笏石大丘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吴瑞云

 

197409

 

秀屿区笏石田头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俞朝杰

 

198605

 

秀屿区笏石度田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崔丽花

 

198901

 

秀屿区笏石东华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黄素娟

 

197308

 

秀屿区笏石岐厝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潘明芬

 

198212

 

秀屿区笏石船渡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蔡丽英

 

197703

 

秀屿区笏石船渡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陈丽霞

198202

秀屿区笏石四乡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推荐人

推荐意见

 

林天赐

专业技术职务

小学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

小学语文教学

工作单位

莆田市秀屿区进修学校

联系电话

13959590898

 

该课题组成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推荐。

 

 

 

 

 

                                   名: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是指一切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关的资源,具体说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可以说阅读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顺利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的界定:本课题中根据我校实际,界定为农村中自然、社会、文化三大方面资源。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开发的意识,积极争取家长、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挖掘农村自然、社会、文化中可以帮助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让学生从中获得家乡文化的熏陶。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阅读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教学,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如何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阅读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农村小学语文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为了了解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我们借助网络系统搜集了相关资料,查阅了教育科研方面的报刊,翻阅了一些教育理论专著。我们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已有成效。以德国和美国为例。德国的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名人轶事、广告、作家传记、叙事诗、报道、圣经文章、书信、卡通、文件、歌曲、戏剧、中短篇小学、研究报告、诗歌、广播剧、漫画、采访、随笔等等都在语文教材中有所涉猎。还有一些反映时代进步和知识更新的内容,以使语文教材具有时代感。美国的语文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实效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选文以“时文”为主,报纸、杂志、各种单行本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甚至把路标、图表、时间表、新闻栏目等都选入教材中来。这些国家的教师对语文教材都有选择和使用的自由。每一位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背景和教学进程来选择和使用其他一些自然和社会资源、校内和校外资源、显性和隐性资源、物质和生命资源。

通过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广大农村小学师生,对阅读教学资源的认识有偏颇,利用不充分,不很重视阅读面和量,同时农村师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不良习惯。学生阅读水平相当低,学生阅读阅读令人担忧,主要呈现出以下状况:

1.缺乏阅读兴趣。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普遍陈旧,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 

2.阅读面窄量少。教师只上课本上的内容,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不少学生有书不读,也没有时间读书。

3.缺少阅读方法和习惯。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小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4.农村家庭影响,使学生厌读。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留守学生增多,不少隔代“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阅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索学校、老师、学生自主开发和利用阅读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更好地建设学科教学教育资源库,提高阅读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探索新课程下的教学资源开发设计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构建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4.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资源观念,使教师真正成长为新课程改革中阅读教学资料的设计者与开发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模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研究内容:

    语文教师结合单元主题,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阅读资源。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大自然就如一本包罗万象的书,吸引人们去阅读,去享受,而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因此, 要让学生投入大自然,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可爱的动植物、瞬间的心灵感受。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探讨祖国迷人景色时,教师可以“莆田二十四景”和“秀屿区土海公园、市政公园” 美文作为阅读教学资源,了解身边的美景,从而感受家乡的美丽。

2.社会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语文作为一门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其“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社会生活是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里社会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的,长辈的辛勤劳作、身边的发展变化、先进的人物等都可以成为阅读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如:最美乡村教师——魏亚建 ,通过文本学习、视频采访,真切感受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教师们认真研究,让学生在农村生活中汲取营养,学会语文。让学生洗涤自己的精神生活,丰厚自己的人文底蕴,凸现语文教育与培养人的紧密联系。

3.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流传至今的独特的礼俗,依然荡人情怀;充满乡情的民歌民谣依然在人们口中传承;风味独特的农家小吃依然散发着诱人的味道。在今天,他们同样可以成为阅读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对这些民俗风情进行调查、整理记录,并在课中进行交流学习。如:收集本地流传下来的家风家训、传说、俗语、农谚、歌谣,并对此进行整理记录;对本地流传至今的独特风俗、特色小吃进行调查,探讨其形成的文化背景,进行认真细致的考证,并记录整理后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以师生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形式,搜集、挖掘农村生产生活、乡土文化中可利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

2.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3.实验研究法:课题组教师选择语文教学中一个领域,结合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开展实验研究,及时总结反思。

   4.经验总结法。主要用于各总结阶段对实践中搜集的各种资料、积累的经验反思等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归纳、提炼、论证,以期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有价值的结论。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62月——20164月)成立课题组,确定小组成员,查阅有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并对方案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20165月——20176月)召开课题组会议,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培训。组织课题组人员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课题研究,深入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进行实验研究,积极研讨交流,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20177月——201712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研究成果展示,为做好推广工作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语文教师应具有强烈的阅读教学资源开发意识,积极争取家长、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挖掘农村自然、社会、文化中可以帮助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如:

一是“增”,即在原有文体提供的篇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阅读实际及不同特点,增加一些与所学文本类似的文章(同主题身边物事景),或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和补充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目的。                    

二是“扩”,即通过对某一篇目的具体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拓展阅读或写作训练,从而得到不同方面的提升,让学生由教材而生发出与之相关联的更多的内容。

三是“链”,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引入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以便更全面地理解,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四是“并”,即将课本内同一类的文本有效结合,进行归并,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地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借”,微信中好的篇目、新闻热点,我们认为也可以借用这些现成的资源进行说写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力、表达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预期创新之处:

1.以单元为主题,选择性地使用教材,同时补充一两篇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文本,进行教学。

2.根据年段特点,各编集一本《同步阅读》,运用于各个学校作参考教学。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

20162月、20169月、20172月、20179

黄忠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研究》阶段总结

阶段总结

20166月、20169月、20176月、20179

黄素娟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材料

课件、文本、优秀教学案例等

20162---201712

课题组成员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研究》相关论文

论文

20162---201712

课题组成员

最终成果(限3项)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162

潘明芬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

20162

黄忠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研究》阶段总结

阶段总结

201712

黄素娟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课题主持人董玉宾参加全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生活与写作》实验研究工作,近期参加莆田市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不同文体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实验研究工作。《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自改训练策略》发表在CN刊物《新课程》2010年第6期;《聚集语用,训练为主》2014.4获福建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发表在CN刊物《教师》201511月 。课题组成员均在农村一线教学,成员都参加过区或我中心小学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多次在省市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

2.在研究人员的工作分配上面,我校做了最大限度的调整,以便使研究课题的教师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在我们需要搞调查、听课、交流展示等活动时,学校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在研究经费上面,我校竭力支持该课题的研究,为该课题的前期资料费、学习费进行了很大的投入,为使该课题研究能长久,持续,健康的开展下去,我校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科研制度作保障。

3.在申报课题时,经过仔细的分析、论证,目标明确,步骤比较详细,可操作性强。

本课题研究的清晰度较高,其可行性不容质疑。课题的基本理论、实施方法等亦有一定的成功经验,这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优越的发展基础。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应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有效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