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北朝时代,南朝始终处于战略劣势的客观原因

(2020-03-04 09:15:40)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文化

娱乐

分类: 读书有感

鲜卑人建立的魏朝统一中国北方将历史推进到南北朝时代之后,北强南弱的格局便随之形成了,而南朝即便是在国势最鼎盛的刘宋时期,整体实力都无法与北朝相抗衡,故而其后的南朝基本上都是在被动挨打中煎熬,直到被杨坚创立的隋王朝所攻灭。

诚然,南朝内部持续不断的内讧和制度上的严重缺陷是造成其处于劣势的主观因素,但客观上来说,南朝的大部分地区还属于原始的蛮荒之地,经济文化上的严重落后同样制约了其实力增长的可能性。

我们看南北朝对峙时期的地图,会发现整个长江流域乃至淮河流域,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是控制在南朝手中的,其中曾经作为东汉腹心之地的中原地区的大部分,同样为南朝所控制。假如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上述地区应该算是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而长江中下游的江浙更应该如此。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淮河流域的上游,中原地区的大部,在持续数百年的战乱之下,早已变成了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无人区,再往东、往南的地区则是未曾得到完全开发的区域,同样是人烟稀少。

例如,《南史》记载:淮南有野象数百,坏人室庐。

大家知道,大象是社会型的群居动物,活动范围极其广泛,淮南既然有如此庞大的种群存在,说明至少当时的自然环境还能承载的,“坏人室庐”则说明,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出现了,而这恰恰是在人类居住区的边缘才会发生的事情。

推而广之,在南朝疆域内,绝大部分地区都是野生动物和各种各样的非汉族土著居民的天下,南朝的有效统治,实际上仅仅局限在沿着长江两岸的狭长区域和以都城建康为中心的东南三角地带而已。故而,从表面上看,南朝的人口总数长期维持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但真正能够向朝廷提供赋税、承担兵役的,基本上都是上述地区的汉民,估计总数很难超过1000万。

此外,相对于源源不断涌向南方的北地汉民,江南各地的土著非但在经济和文化上严重落后,且组织能力和战斗能力也同样非常弱,只能徒劳的进行反抗,在不断的被征服、汉化或者迁移中越来越少,但客观上对外来人群和文化的入侵的抵触,牵制和消耗了朝廷的大量资源。

   北朝的胡族南侵,虽则属于文化和经济上落后的一方,但其武力值和单纯的军事组织能力高出汉民很多,无法与之抗衡,于是汉民族作为一个整体,采取的态度是先合作,再慢慢同化的措施(此处的措施是指历史发展过程的、自然而然的群体性选择,并非某些人、某些集团计划的结果,当然,也没有人能计划得了),最终的结果是,胡族接受了先进的汉文化,汉族在长期的征战中,尚武精神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南朝是南迁的汉民族被土著整体拉低了实力,这个短板是完全无法补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