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家分晋,主因在晋灵公,而非公卿

(2019-11-27 08:04:35)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文化

娱乐

分类: 读书有感

从公元前633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范、中行氏六卿之间就相互倾轧。后来赵氏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周威烈王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韩、赵、魏三家分晋,揭开了战国的序幕,而最强的诸侯国,晋国则彻底的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从而将秦国推到了舞台中央,让许多后人为之叹惋。由于在三家分晋之前,相当长的时期内,晋国的政权掌握在六卿手中,故而一种普遍的看法是,晋公室是完全被动的受害者,然而,实际上,罪魁祸首乃是晋公室,公卿大夫们不过是求自保而已!

首先,我们来看看晋国公卿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死心塌地的忠于国君家族,而是悄悄的积聚实力的——肇始于晋灵公的“不公”。

更多精彩

在晋灵公之前,六卿之间虽然不断有倾轧的事件发生,但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基于晋国的国家利益考虑的,并不是单纯的争权夺利,同时,对晋君的地位和权力都保持着绝对的尊重。

晋灵公幼年继国君位,可成年后,不恪守为君之道,生活奢侈,大肆搜括,用彩画装饰宫墙。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惊恐躲避的样子以取乐。厨师没有把熊掌煮烂,晋灵公发怒,便把厨师杀死,将厨师的尸体放在筐里,让官女们抬着厨师的尸体丢到外边,经过朝堂。

当时主政的赵盾屡次劝谏晋灵公,晋灵公非但不听,反而想除掉赵盾,先是派刺客去暗杀,后假借请赵盾宴饮,埋伏甲士进行伏击,且一度派出猛犬撕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晋灵公身为一国之君,赵盾是自己的臣子,假如他是通过光明正大的手段,哪怕是罗织罪名来处死赵盾,对于公卿家族来说,虽然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但至少还是能接受的。然而,晋灵公偏偏采用的是极其下作的手段,公卿一看,原来你这老大这么不讲究啊,罪名都懒得编一个,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自然是人人自危。

如此一来,公卿上朝必然跟国君保持距离,家臣私兵随时戒备,同时全力以赴想方设法的扩张自己家族的领地和兵力,否则,拿什么来跟国君对抗?虽然晋灵公最终被赵穿击杀,继位的晋成公作风比前任好得多,但是,恐惧和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了,君臣互信,通力为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站在公卿们的立场,如何能保证下一位国君不是晋灵公呢?除了增强自身实力,让国君投鼠忌器之外,并没有更好的办法。

没有晋灵公的胡作非为,六卿与国君之间相互信任,君臣抱团取暖,晋国的分崩离析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

所谓的贻害千年,说的就是晋灵公这样的主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