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阖闾+伍子胥+孙武的超级组合,竟然被秦军击败,原因何在?
(2019-11-15 08:39:12)
标签:
教育历史情感文化娱乐 |
分类: 读书有感 |
申包胥以秦师至,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子蒲曰:「吾未知吴道。」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自稷会之,大败夫王于沂。吴人获薳射于柏举,其子帅奔徒以从子西,败吴师于军祥。秋七月,子期、子蒲灭唐。
九月,夫王归,自立也。以与王战而败,奔楚,为堂溪氏。吴师败楚师于雍澨,秦师又败吴师。吴师居麇,子期将焚之,子西曰:「父兄亲暴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子期曰:「国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旧祀,岂惮焚之?」焚之,而又战,吴师败。又战于公婿之溪,吴师大败,吴子乃归。囚闉舆罢,闉舆罢请先,遂逃归。叶公诸梁之弟后臧从其母于吴,不待而归。叶公终不正视。
从上述的战争过程描写不难看出吴军的失败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1,
2,
反观吴军,总兵力不过3万,虽然连战皆胜,但需要分兵守卫夺下来的楚地,再加上被夫槩王带回一部分兵力(5000左右),后面又分兵回国迎战入寇的越国军队,估计能够跟秦军对战的最多不过20000,处于绝对的劣势。
《淮南子》载“阖闾伐楚,五战入郢,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鞭荆平王之墓,舍昭王之宫。”《榖梁传·定公四年》载“何以谓之吴也?狄之也。何谓狄之也?君居其君之寝,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盖有欲妻楚王之母者。不正乘败人之绩而深为利,居人之国,故反其狄道也。”
可见,吴军进入郢都后为非作歹,已经到了人神共愤令人发指的地步,给楚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自然激发了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反抗心理,对于占领军来说,可谓到处都是敌人,想吞并这样的国土,只能是痴人说梦。
兵圣孙武虽然在军中,但不过是“为将”而已,身份地位不可与伍子胥同日而语,更别提阖闾了,即便是能给出正确的策略,在这种形势之下,也不可能被采用!
不过,吴军虽然败于秦军,但应该属于被击退,而不是被击溃或者歼灭,故而损失不大——阖闾率领吴军回国之后,轻而易举的击败叛乱的弟弟,而不到一年后的公元前504年,阖闾派太子夫差再次讨伐楚国,攻取了楚国的番邑,迫使楚国迁都于鄀,可见军力仍在。
综上所述,吴军在声势浩大的秦军面前,实际上只是试探性的打了一仗,失败之后便迅速转入战略防御和撤退,是主动为之,超级组合的作用,应该便在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