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朴炳奎验案--肠蕈

(2022-04-14 09:14:01)
标签:

朴炳奎

肠蕈

结肠癌

颐庆堂朴炳奎

分类: 北京颐庆堂中医馆
  【概述】肠蕈在古代医籍中多有记载,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亦不外内外两方面,外则寒气客肠、湿邪内侵、饮食不节、饮食不洁等,内则七情内伤,忧思抑郁等,总之该病多责之于正虚湿毒瘀滞而成,治疗多从清热利湿解毒,补虚理气化滞入手。西医中肠癌包括结肠癌和大肠癌,初期可通过手术治愈,预后较好,后期需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预后一般。

  名医案例

  个人信息:刘某,男,53岁

  初诊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主诉:结肠回盲部癌术后近2月

  现病史:患者2013年9月12日因“腹泻半年”就诊于316医院,肠镜示:回盲部肿物侵及,呈菜花样,病理示:高度不典型增生;9月15日因“肠梗阻”住院治疗,9月24日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回肠乳头状管状腺癌,大小约2cm×1.3cm×1cm,于10月18日起化疗1周期,随后因自身原因拒绝化疗。

  刻下症:大便不成形,每日6-7次,畏寒,纳眠可,舌淡红苔根黄厚。

  中医诊断:肠蕈湿毒内蕴,脾肾两虚

  西医诊断:回盲部腺癌术后化疗后

  治法:祛湿解毒,健脾补肾

  方药:白术15g,山药15g,枳壳10g,生薏苡仁20g,木香10g,砂仁3g,陈皮10g,炒神曲10g,炒麦芽10g,炒山楂10g,半枝莲20g,仙鹤草15g,土茯苓20g,黄芪30g,太子参15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补骨脂15g,乌药15g,甘草6g,配合中成药消癌平片口服

  二诊(2014年4月3日)

  服上药后,症状明显好转,诉偶腹胀,大便每日3-4次,不成形,不畏寒,舌略暗有齿痕,苔薄黄,脉弱。复查结果肿瘤标记物正常,B超无殊,胸片无殊,处方前方去半枝莲、仙鹤草、山茱萸、乌药,加金荞麦20g,白英15g,五味子10g,

  肉桂5g,成药软坚消瘤片(院内制剂)、参一胶囊同服。

  三诊(2014年7月31日)

  服上药后病情稳定,症状大致同前,复查CEA等肿瘤标记物正常,舌淡红苔薄脉滑,处方:白术15g,山药15g,枳壳10g,益智仁20g,半枝莲20g,土茯苓20g,生薏苡仁20g,白英15g,陈皮10g,炒神曲10g,炒山楂10g,炒麦芽10g,黄芪30g,太子参15g,蒲公英15g,当归10g,女贞子15g,枸杞子15g,五味子10g,肉桂5g,甘草6g,成药软坚消瘤片(院内制剂)消癌平片,隔日交替服用。

  按:本案中,患者结肠癌术后,化疗后,正气损伤较著,因害怕副反应而拒绝再行化疗,要求服中药治疗,患者中气不固,故便意频频;朴教授以黄芪、太子参、白术、山药等药建立中气;枳壳、陈皮理气通滞;畏寒为阳虚之象,用补骨脂,枸杞子,山茱萸等阴阳双补,顾护后天,仙鹤草、半枝莲、莪术、土茯苓、金荞麦等解毒抗癌。中成药隔日交替服用为特色用法,以防久服一药患者不适,或者耐药的产生。

  朴炳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主任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颐庆堂中医馆首席肿瘤专家、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从事肿瘤的临床治疗及科研50余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30余名,主要研究方向为扶正培本法治疗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982年~1984年参加猪苓多糖注射液治疗肺癌的临床观察研究,此项课题获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奖。1986年~1990年他主持研究的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制剂治疗晚期原发性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奖。

  擅长领域:尤其擅长以中医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中西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驱邪相结合,治疗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肠癌、乳腺癌等各种肿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