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145

(2023-12-23 11:22:13)

一百四十五、读《上梅直讲书》宋文    苏轼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 吾何为于此? 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 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以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此书叙士遇知己之乐,遂首援周公有管蔡之流言,召公以不悦以形起,而自比于圣门之徒。长公之推崇梅公,与阴自负意,亦极高矣。细看此文,是何等气象,何等采色。其议论真足破千古来俗肠,绝妙。

 

2、拙感孔见

构思巧妙,比喻得体,加上文笔优美,真是一篇好文。首段以周公虽伟,但遭亲兄弟们的不理解和谗陷,无知音从游。孔子困于陈蔡,有和颜回的师生谐趣问答,所以乐乎斯道也。

结文时说梅宽厚淳朴,能安于贫,德行有似于孔子,自己乐从其游,不言而喻,是自比于颜回了。

  

3、感事学吟 -读《上梅直讲书》

欧梅并世称,锦绣彦坛名。

苏子髫龄慕,国监冠礼惊。

碧空明月恋,黉殿学生情。

长质文敦朴,青兰相映精。

2023-12-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