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74

(2023-09-28 19:11:23)

七十四、读《太史公自序》汉文  史记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生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春秋采善乏恶,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史公生平学力,在史记一书,上接周孔,何等担荷,原本六经,何等识力,表章先人,何等渊源。然非发愤郁结,则虽有文章,可以无作。哀公获麟而春秋作,武帝获麟而史记作,史记岂真能继春秋哉。

 

 

2、拙感孔见

太史公盛赞《春秋》,曰: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正在《春秋》纪史的启发下,司马迁遭祸幽于缧练后,发愤而作史记。我觉得史记之伟更过于春秋。史记补足了春秋以上的千年历史,续写了孔子未及见的战国及秦、汉历史。由此开创了我华夏民族每朝每代都修史的先河。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个功劳说多大也不过。

而且,这册洋洋大观的史记,是太史公单人独笔,搜罗万象完成的,以刑余之人完成这样一部时间跨度数千年、内容包涵汉初及前面各朝各代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战争、政治、科技等状况的巨作,古今中外,有第二人吗?

 

3、感事学吟 -《史记赞》

史記拜春秋,追源下續流。

煌煌華夏事,鑿鑿汗青留。

述往出孤憤,思來展大謀。

一夫揮獨筆,千載亂雲搜。

 

史記開天地,漢書賡峻峨。

留香延廿四,鑄偉足長歌。

文彥中原鬱,英靈秦漢多。

韓城雄筆落,萬裏大河波。

2023-9-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