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58
(2023-09-02 10:02:51)五十八、读《乐毅报燕王书》战国策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座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复齐。
燕王悔,…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王若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先王曰:善。
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 顾返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尽收入燕。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阊,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秦王亦善出场
2、拙感孔见
燕昭亡而乐毅疑,骑劫代遂燕师败。一场灭齐的大好局面,瞬间化为乌有。
乐毅逃赵不可论罪。良臣择主而投,良禽择木而栖。燕惠王,庸王也。此番悔悟,不知日后又信何人之谗。
功高震主,是封建制度下,君臣不可解的矛盾。乐毅之后,有白起之死,韩信未央,孔明五丈原,岳飞风波亭…私欲大于国是,不胜枚举。
3、感事学吟 -《乐毅逃赵》
昭王鼎盛时,乐毅灭强齐。
岂独骁将勇,还须明主维。
功成须早退,君易莫观疑。
奔赵飘然去,临危路未歧。
202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