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40
(2023-08-10 11:10:40)
四十、读《虞师晋师灭夏阳》春秋谷梁传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全篇总是写虞师主灭夏阳,笔端清婉,迅快无比,中间玩好在耳目之前一段,尤异样出色,祸患之成,往往堕此,古今所同慨也。
2、拙感孔见
虞、虢无以对强晋之兼并,但虞君受璧而应晋借道,毕竟是昏君昏招。倘若虞、虢二君明理度势联手互援,纵亡也不至于留笑柄于史了。
3、感事学吟 -《受璧借道》
相依唇齿情,受璧误昏瞑。
联拒尚嫌弱,献谀能换宁?
过师征虢夏,回旆堕虞灵。
棘玉仍辉否,千秋贻笑听。
202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