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后:不甘做宠后,为当女皇毒死亲夫,最后却被诛杀

标签:
韦后唐中宗李显武则天安乐公主唐玄宗李隆基 |
分类: 历史 |
韦后是唐中宗李显的皇后,因早期陪李显吃了很多苦,所以李显对她格外宽容,给了她无上的权利,但韦后不满足于做宠后,意图效仿武则天当女皇,直接毒死了李显,最终被唐玄宗李隆基诛杀。
一、帝后流放,患难夫妻
公元684年,李显登基,是为唐中宗,太子妃韦氏被封为皇后。
虽然李显已即位,朝政大权却仍由武则天把持着,但唐中宗夫妇俩显然都是拎不清的。
李显为了讨韦氏欢心,刚登基就封岳父为豫州刺史,但韦氏觉得不满意,于是他将岳父提拔为侍中(宰相),甚至连乳母的儿子也直接升到五品。
中书令裴炎数次进谏,李显傻乎乎的回道:“就算把天下让给我的岳父,我也甘心,何况一官乎?”
这句话不幸被武则天听到,她借机把李显废为庐陵王,韦氏也随之失去后位。
至于韦氏的族人,父亲兄弟全部流放死亡,母亲被杀,只有两个妹妹成功逃走。
武则天担心李显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会跟地方势力勾结,从而威胁到她,因此隔一段时间就将李显夫妇流放到其他地方。
根据史书记载,李显和韦氏最小的女儿安乐公主出生在流放的路上,夫妻俩觉得对这个女儿甚是亏欠,因此格外疼惜她。
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她并没有放松对李显的警惕,时常派人试探他,李显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甚至想要自杀一死了之。
在李显人生的低谷时期,是韦氏一把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祸福并非一成不变,最多不过一死,您何必这么着急呢!”
《旧唐书》形容两人的感情是:“累年同艰危,情义甚笃”。他们可以说是一对患难夫妻。
李显感动于韦氏的安慰和陪伴,十分珍惜与韦氏的感情,因此私底下对韦氏发誓:“如果日后我能重见天日,一定会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
二、苦尽甘来,祸乱朝政
公元698年,被流放十四年后,李显夫妇终于得以回京,次年,李显被立为太子,两年后,李显夫妇的独子和女婿因为私议内帏之事被武则天赐死,李显之女永泰公主也随之逝世。
公元705年,李显在宰相等人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李显复辟,韦氏再次坐上皇后的位置。
唐中宗并没有什么政治才能,加上对韦后多年不离不弃的感激,因此给了她无限的权利空间,甚至不顾李姓之人才能封王的规矩,追封岳父为王,还把韦家人安排到各个重要的部门里。
也许是早年日子过得太苦,因此登上高位的帝后二人完全不顾百姓死活,终日饮酒作乐。
韦后还给唐中宗戴了绿帽子,跟安乐公主的公公武三思暧昧不清,荒唐的是,有关朝廷大事,唐中宗都会找武三思商量。
之前扶持唐中宗复位的五位大臣屡次进谏,愚蠢的唐中宗居然听了韦后和武三思的建议,直接将他们流放到边疆,武三思还派了杀手,半路将几位大臣暗杀。
除了武三思之外,韦后还在宫里养了三个美男子,唐中宗全都当做看不见。
前文提及李显夫妇对小女儿安乐公主格外疼惜,在李显登基后,对安乐公主更是格外优待,甚至纵容她强抢民间女子做奴婢。
因此安乐公主的野心日益膨胀,越发嚣张跋扈、肆意妄为,还要求唐中宗废了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
朝廷被这对母女搞得乌烟瘴气。
三、意图称帝,谋杀亲夫
韦后和安乐公主认为太子李重俊是她们当女皇的障碍,想方设法的除掉他。
太子忍无可忍,率领羽林军杀了武三思全家,随后冲入皇宫想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没想到羽林军临阵倒戈,太子出逃后被部下所杀。
太子之位被空出来后,韦后行事更加肆无忌惮,公然买官卖官。
诸位大臣渐渐感觉到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野心,群情激奋,许州司马参军在唐中宗面前慷慨陈词,指责韦后和安乐公主干预朝政,韦后居然当着唐中宗的面将他活活摔死。
虽然唐中宗对韦后百般纵容、言听计从,但是韦后认为百官只承认唐中宗是皇帝,是她掌权的障碍,安乐公主也因为唐中宗没有封她为皇太女而感到不满。
于是,韦后母女于公元710年对唐中宗下手,她们将毒放在饼中,哄骗唐中宗吃下,毒死了他。
唐中宗死后,韦后秘不发丧,将亲信们都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还调动了五万兵马驻扎在京城,做好准备后,韦后公布唐中宗死讯,让李重茂即位,并自封为皇太后。
韦后想效仿武则天,先立一个傀儡皇帝,临政摄权,然后再除了李重茂,自己登基。
李隆基得到消息后,跟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联合兵部侍郎等人发动政变,杀了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她们的党羽,“韦后之乱”就此结束。
韦后有着跟武则天一样的野心,可惜她并没有武则天的治世之道,众人对她早已不满,在亲手毒死唐中宗之后,也随之失去了庇护,最后只能被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