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疏导》讲座有感
(2018-11-15 20:11:07)
标签:
教育 |
分类: 心得体会 |
马鞍山市第一幼儿园 沈燕敏
11月2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宋志英教授的讲座《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疏导》。宋教授用浅显又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易于产生的各种常见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应对方案。讲座中,教授例举了大量的实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这些实例正是我们时常遇到的情况,非常贴近教师实际,具有明显的指导效果。相对于艰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更有实际运用价值。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很多孩子长大后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小时候家长的抚养方式不当造成的。作为一名教师,要具有发现儿童心理问题,能分析原因并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听完讲座,我有以下感悟:
一、教师要善于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从三岁开始进入幼儿园,生活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四岁五岁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这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心理发展的变化。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能够随时观察幼儿,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时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幼儿。
三、教师能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的人格发展。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有可能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的幼儿因为遭到教师训斥、讥讽、惩罚等而产生社交能力退缩,就是由于教师不当的言行所造成的。
四、教师有指导家长纠正幼儿心理问题的能力。幼儿心理问题,多数由于不正常的家庭关系影响所致。教师在发展问题幼儿后,能够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并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并指导家长做出改变,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关系到幼儿身体的正常发展,而且关系到幼儿今后的人生走向。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所过:“儿童出生后4-6年,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得是与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行为。”也就是所,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密切联系家园,共同采取行动,消除幼儿心理健康障碍,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后一篇:有效阅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