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名气与荣耀……

(2021-01-30 17:06:07)


面对名气与荣耀……

 

郑殿兴

 

人与人的平等,指的主要是权利——法律赋予的权利,如选举权利、结婚权利……倘离开这些,人在许多方面其实是不等的。能力不等、境界不等、贡献不等、收入不等,等、等、等、等……因有此诸多不等,人的名气、荣耀便有了不等,如“一棵小草”,如“如雷贯耳”,如……

面对名气大小、荣耀的有无,我们当以怎样的态度待之呢?

上个世纪的那一天,世界著名剧作家(英国)萧伯纳在莫斯科碰上的一场“戏剧”,让他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在街上,他与一位十分投缘的小姑娘聊了很久,分别时,对小姑娘竟这样说了:“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你在街上和世界名人萧伯纳聊了很久。”小姑娘看了萧伯纳一眼,也学着他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你今天和漂亮的苏联(前苏联?)小姑娘安娜聊了很久。”萧伯纳愣了,很快意识到了自己自傲之错,颇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成就或地位,对任何人都应平等对待,要保持谦虚。这是苏联小姑娘安娜给我的教训,我会一辈子都记得。”

可以说,安娜小姑娘和剧作家萧伯纳皆可为师了:在世界名人面前,安娜的不卑不亢坦然作答,首先可敬、可师了;萧伯纳在安娜“教育”下的幡然“悔过”,平等意识的复归,亦当可喜、可师了。

林巧稚医生“那天我出诊”的故事,不妨在此一并说说吧: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林巧稚收到一份“开国大典邀请函”——邀请她出席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一名医生能获此邀请,那是何等的荣耀啊!同事,纷纷跑来向林巧稚祝贺。林巧稚“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对大家说:‘能收到这个邀请函,我也感到很开心,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当天晚上,林巧稚却悄悄地给有关部门回了一封只有五个字的信:‘那天我出诊’。”

事实是,林巧稚真就没参加开国大典,同事就真的“惊讶不已”纷纷发出追问了……面对此情、此景,“林巧稚认真地回答道:‘其实事情很简单,我的病人更需要我。’”(转引自2020年第1期《特别关注》——《那天我出诊》,作者姚望)

病人与荣耀,孰轻?孰重?林巧稚的认识,确非寻常人物了!这,是她故意作秀?还是故作狂狷?我看全不是,都不是,是的、有的,就是她的那颗赤诚心——患者至上之心!倘不如此,妇产医生多了,何以她会有“万婴之母”之称(一生接生五万多婴儿)?女专家、科学家多了,何以她能成为第一届学部委员唯一(唯一!)女委员?而被她接生的孩子,又何以取名“爱林”“敬林”“念林”感念她?广电部又何以发行她的纪念邮票……

不难看出,安娜的“仿效”作答,萧伯纳的“悔过”言说,林巧稚的“非常”表现,便是我们面对名气、面对荣耀极可效法的态度了。应该说,对名气大者,包括、更包括对待伟人,我们当然要敬重,要拥戴,要有礼貌——他们超乎常人的奉献、贡献,他们给大众带来的福祉、安康……由此而激发出大众由衷的拥戴之情,乃人之常情,没有理由不拍手、不欢迎!但是,这与带有封建印痕的“上尊下卑”,与荣誉加身便忘乎所以、自觉高人一等,与无论是非黑白都无脑“跪舔”等行为,完全两码事!

我们的国家,封建历史有些久长,遗留、遗存的东西很多、很多。所以,决不能少了剔除糟粕之功,决不能让封建遗毒玷污了心灵……在名气、荣耀面前,应多些、再多些理性、理念:无论您是“一棵小草”,还是“如雷贯耳”名家,还是大权在握的官员……都别迷失自我,都别膨胀自我——在人生大舞台上,都应“潇洒走一回”,活出自己的风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