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
(2020-12-04 09:56:31)
死磕
郑殿兴
死磕,原是北京土话,如今很有些“普及”了:对错谬言行斗争到底,很有、大有、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思。电影《秋菊打官司》,那位从乡里告到县里、告到市里……终于讨来“说法儿”的秋菊,便是(与踢伤她丈夫蛋蛋的村官)死磕的艺术典型了。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如秋菊那样的死磕,生活中决不难见。一位女士的汽车因故被扣了,她去停车点取车时,那儿让她交一笔不菲的停车费——她让他们找公安要,停车场不干,她立马儿报警了!且还当即纠正处理问题的警察之“经济纠纷”说,坚称停车场为“非法扣车”……最终,这位女士“无偿”取走了自己的车。另一位女士发表小说后,稿费被刊载的报纸“老赖”了。他找报社,未果;他寄信给(那个省的)省委书记,无效;最终,他去信中纪委了,报社头儿终于来电了,道歉了,稿费汇来了,且还另外“自罚”50元了。
不胡搅蛮缠,不无理取闹,坚持依法、据理力争,且注意有理、有利、有节……乃死磕之要义。秋菊如此,讨来了“说法儿”;那位女士如此,“无偿”取走了自己的车;另一位女士如此,得到了报社的致歉、稿费。倘反过来,因为有理而胡搅蛮缠,而“有理取闹”……实属过激了,以错对错了,与死磕大相径庭了。
我们党和政府的监督、纠错机制,人所共知了。“文革”后的大规模平反,是显例;如最高法巡回法庭审判长当庭怒斥某区政府违法强拆的事,乃小例——很多、很多的小例。但有些事儿纠错无效,也是真的。譬如,“仅凭陈满自己被刑讯逼供的‘认罪口供’,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杀人放火罪判处陈满死缓”(2016年2月15日《新京报》——《救命稻草的叠加 给了我力量》)的冤案,陈满父母“四处奔走十多年了,没结果。”答应助力伸冤的程世蓉,先找了司法最高机关,似乎有希望了,却很快破灭了。无奈之下,她开通微博“求助公众”,“唯信神州侠士多”了!
最终,“稻草叠加的力量”起了作用,“无罪判决”了!
“稻草叠加的力量”?就是变个人死磕为集众人之力的死磕。这是因为, 有些时候,有的地方,错谬的东西很顽固、很厉害……这时候,民众的力量,便大有必要了。当年“……一举粉碎‘四人帮’”,与显示民心、民力的“四五运动”,谁能说没联系?谁敢说没关系?许多时候、许多情况下,错谬的东西,只有在“稻草叠加的力量”即在民众的死磕面前,才会更正错谬、显出败相、接受正义的审判。
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新世界,会有不少有害的历史遗留、遗存,必须持久地将之清除、清肃,才能保持队伍的纯洁性,才能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国家,才能让公仆树牢“人民中心”“人民至上”思想,而秋菊那样的理性死磕,便是不可或缺的清除、清肃举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