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盖棺论定申纪兰

(2020-08-24 16:17:47)

盖棺论定申纪兰

 

 

 

对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誉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常青树”“活化石”的申纪兰同志,用这样的题目来著文、来评说、来缅怀……是因为对她的认识、评说忒有些“争锋”了:既有郭凤莲闻讯(申纪兰逝世)“哭了一早上”那样的深情……也有一言难尽的批评、谩骂、诅咒之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这样的标准检视申纪兰,油然而生的首先是钦佩与喝彩。“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的文章,讲述了申纪兰在平顺县西沟村推动男女同工同酬的故事。”而故事的最终结局,是“西沟村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是“34岁的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是“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20年6月29日《新京报》逝者版《申纪兰 曾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

还有、更有的,是“66年代表生涯,她提出的建议和议案涵盖‘三农’、教育、交通、水利建设等领域……引黄入晋、太旧高速、陕西老工业基地改造、长治到北京的的列车、赤壁电站、青苗公路、长平高速等,都是在申纪兰和其他人大代表的提议下实现的。”(引文同上)

在人大代表业绩之外,申纪兰在西沟的“执政”,亦毫不逊色。“村民们回忆,西沟村的变化翻天覆地,两万亩荒山披上绿装,干石山变成了‘花果山’,乱石滩变成了米粮川,观亭村办污染企业建起香菇大棚,引进光伏发电和服饰床品,发展红色乡村休闲旅游……这些都是申纪兰带领乡亲们干起来的。”(引文同上)

申纪兰的人品,就更让人伸大拇指了。1973年到1983年到,申纪兰当了十年省妇联主任,她向组织提出的“六不约定”即“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动工作关系,不脱离农村”,一直都是真格的、不走样的。“当了10年厅级干部……每月只领取50元补贴,没给自己和子女办过任何私事。”“让村民们印象更为深刻的是,申纪兰虽然担任一些村办企业的董事长,企业的一些产品也打着申纪兰的商标,但是申纪兰既无股份,也不领工资,没从村办企业中拿一分钱。”(引文同上)

当然,申纪兰业绩、人品再好,也有“另一面”,“当代表就是要听党的话,我从来没有投过反对票。”(腾讯新闻2009年3月11号——《最老人大代表申纪兰:55年从没投过反对票》)的言辞,无论如何也是一大“遗憾”了。有人批评说,此言颠倒了“听党话”与“不投反对票的认识”、“违背了代表宗旨”、不利于人民监督……我承认,这决非歪批——可同时,却冒出了如此感想:在那个一年一度的庄严场合,申纪兰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说的,可谓坦言、坦诚无比了!由此,忽然联想起那些伪君子的“成熟”表现……让我对申纪兰同志竟有了莫名的感动和敬意。

然而,我们究竟该怎样评说申纪兰呢?

党的十一届六中会议《决议》对伟人的评价,乃可资借鉴之范例了:全面、历史、辩证地察人、观事,极具普遍意义——不单对伟人,对其他人也大都适用、可行。申纪兰是翻身农民、是农村女干部、是“扫盲班”文化底子……局限性无法避免。但全面来看,用贡献巨大、人品高洁这样的词儿赞之,不算夸大吧?说她功大于过、是大于非,更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吧?所以呢,她获得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共和国勋章”称号,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了!

然而,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对申纪兰同志,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盖棺论定上,而应借此“特例”,有所思考、有所总结、有所改革、有所进步……譬如,怎样克服、减少代表的“另一面”,怎样让人大代表发挥更大的作用,怎样让人大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大课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