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缅怀(虽非先烈的)陈掖贤

(2020-03-11 15:21:41)

 


缅怀(虽非先烈的)陈掖贤

 

郑殿兴

 

 

缅怀一词,多以“缅怀先烈”的样式进行组合。缘于此,先就文题作点儿说明,便是必须了:决非为了搞怪、为了吸人眼球!因为,陈掖贤同志虽非先烈,却是先烈赵一曼之子;陈掖贤同志虽自缢身亡,但其爱党、爱国、爱民精神,让这篇小文只能以此来命题了。

1955年,陈掖贤才知自己身份,才知母亲牺牲消息……他大哭一场,在手臂上刻下“赵一曼”仨字,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崇敬。政府让他去领抚恤金,他拒绝了——任何待遇没要烈属证没办(据360百科等网络;陈掖贤工作单位即原北京工业学校同事袁宝珊等文章资料)。陈掖贤拒绝领抚恤金,却从不拒绝烈士之后应有的品格、识见、胆魄……他的言行、他的遭遇,给我们带来的感动震惊和震撼!

1960年,“当四川)家乡不断传来饿死人的消息时,陈掖贤终于忍不住”提笔给最高层写信反映情况了;“文革”中,“当父亲陈达邦被康生等人诬陷打倒时,陈掖贤百思不得其解,多次向康生和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写信,为父亲申辩”了(引文同上),并提出一些“敏感”问题……最终,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不得不翻墙而逃,不得不接受“隔离审查”……

“1960年,正值中国经济困难时期……他的生父看他生活太苦了,便领他到政协礼堂餐厅用一张七角钱的餐券吃了一餐‘红烧狮子头’。”这顿饭,给陈掖贤“造成极大烦恼……自己也享受了‘特权’。在回来路上看到奔忙的饥饿人群,陈掖贤羞愧难当……”尽管学校党委副书记郝连科一再跟他解释“政协餐厅只是照顾民主人士和统战对象共度难关才设立的,让他不要有思想负担……但是,这些并没有解除他的苦恼。”(引文同上)

尽管陈掖贤的想法儿,有时候有些“固执”甚至有些“偏激”(譬如吃“红烧狮子头”后的苦恼),但从总体、从根本看,绝对无愧于烈士之后:严格要求自己,与人民同甘共苦;敢于鸣不平,勇于讲真话……那个年代的如此言行,与今日强调的践行“初心”“使命”,恰恰是或者说至少是吻合顺向的,忒可贵、可敬了啊!

可如此的先烈之后,竟抑郁自杀了!有人说,这是时代历史的悲剧。此言,不能说错,却有些简单了陈掖贤先寄养在大伯父家,“心理比较内向”;后回到生父家,“生父已经再婚,过得也不是很开心”。“从台门货到乞食者”的鲁迅,尝过寄人篱下滋味的鲁迅——尽管如此生活短暂,却让鲁迅先生终生耿耿于怀!很显然,陈掖贤“不修边幅,不注重个人形象,通常都是蓬头垢面,其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居住环境脏乱”(引文同上)性格缺陷,与缺少家庭温暖、缺母爱的心理伤害太大、太长、太深……了!成年后,家庭生活中的争吵,离婚,复婚,包括自缢而亡(1982年8月15日,享年55岁),不都是“三太”(即心理伤害的太大、太长、太深)之害的延续、恶化吗?

陈掖贤至死亦头脑清醒异常,给孩子留下的是这样的遗言:“不要因为是烈士的儿女就要怎么样,在未来做自己的事,不要给国家带来任何麻烦。记着,奶奶是奶奶,你是你!否则,就对不起你奶奶。”(引文同上)令人欣慰的是,传统在女儿身上传承、光大了:她在一家运输公司做普通职工,从不张扬,很多同事都不知“底细”。更让人钦佩的,是拒绝日本老兵的当面道歉……

读陈掖贤遗嘱,看其女儿表现,不能不让人慨叹连连了:某些烈士之后特别是某著名烈士之子“久居美国不归乡”……让我愈加百感交集愈加仰视陈掖贤了:亲民、高洁、质朴、耿介、刚烈……直至“春蚕到死丝方尽”,诸多美好的语句,瞬间便从脑海奔涌而出了。

……

这,就是陈掖贤——(虽非先烈的)陈掖贤,值得我们永远缅怀铭记的陈掖贤!永远、永远、永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