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12月09日

(2019-12-09 20:01:52)

 


失真、失策、失误的“三失”之作

——指谬李志远《抒情、议论相得益彰》

 

郑殿兴

 

有的文章,乍看,很新颖;细看,很错谬!譬如,李志远先生这篇失真、失策、失误的“三失”之作——《抒情、议论相得益彰》(《杂文月刊》2019年第5期),便是此类文章的代表作了。

该文在引述了台湾作家林清玄“抒情文社会”“议论文社会”之说后,竟如此断言了:今日中国“俨然变成了‘议论文社会’”,须“清除或尽量减少那些无聊的议论,适度增加抒情的占比才好。”为啥出此言?就因“扑面而来”的“无聊的议论”“有些内容的反复轰炸,有些观点的不三不四,有些腔调的故作高深……”的杂文,招他烦、让他“厌恶”了!

如此无实证、实例的抽象海说,让人先就觉得无聊了:这样的论据,可说有,可说无;可言是,可言非……让我说呢,“无聊的议论”“不三不四”“故作高深”的问题,恰恰表现在李志远身上!譬如,他用《一篇文章勾起的思索》(2000年7月25日《杂文报》)去“轰炸”宣传德治、法治结合互动的佳作(《“德治”与法治》——2000年7月6日《北京日报》),便是例证之一了!那时候,李志远也很想“反复轰炸”吧?只因人家的回驳忒给力,不得不闭嘴了!

唉!这样的论据,先就失真了啊!

退一步说,这样的“窥一般而见全豹”,可能有失偏颇——但他避开亟待关注的真正问题的失真,无论如何也躲不了了!今日媒体,如向继东先生那样《说点别的》(2019年第1期《人文大地》)的直面现实之文,太少了;“四平八稳”的篇什,太多了!事关大事、大情、大理的重头文章如李庚辰先生《抹黑雷锋的六种人》(2015年3月5日《解放军报》)那样的剑指“虚无”之文,太少了;言不及义的篇什,太多了!

对如此亟待关注的问题,比李志远“厌恶”的所谓问题——严重百倍的、真正的问题,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硬将“议论文社会”问题,单挑出来大呼小叫了……这是干嘛呀?遮蔽的用心也忒良苦了吧?

唉!这个“遮蔽”严重问题的失真,不更让人忧心忡忡吗?

与失真相继、相连的,常常是、往往是——干脆直说了吧:必然是失策!您那泛泛而言的“扩大抒情”“缩小议论”“占比”之策,太远离实际太可笑了!破旧立新——破了旧,才好立新、才能立新啊。您对您提出的所谓的问题,首先该举起扫帚,“灰尘”才会跑掉……“抒情文占位”,才好有位啊。

到了这儿,得说说抒情文了:散文、诗词、歌曲的抒情,是首当其冲的。要不,抒情诗、抒情散文、抒情歌曲一说,咋会那么普及?杂文,虽可抒情,却少有人家的优长。“抒情杂文”云云,似有些轻率了——那些抒情色彩较浓的杂文,皆是散文、杂文“两栖”啊。

假设,李志远“抒情文”指的是散文、诗词、歌曲……就更让人撇嘴了!时下的纸媒、电视、网络、手机,歌赞新时代、新人物的抒情之作,铺天盖地了,用得着您指手画脚吗?举个鲜活例子——北京市司法局“退休三支部”群里笔名崔哥者,莺歌燕舞的诗词几乎日日新哎!

唉!这个“抒情、议论”的“占比”之策,只能是失策了!

说起来,杂文的每况愈下,谁人不知啊?杂坛的“《人民日报》”——《杂文报》,早已消亡了;北京的《北京杂文》,与杂文告别了;吉林的《杂文选刊》,“悄然萎缩”了;各地报刊的杂文栏,说没影就没影儿了……杂文的后继乏人问题,当今为最了!要不然,《杂文月刊》何必占用有限的版面去开辟“新人”专栏?又何必费劲巴拉地去“寻找杂文新人”?

如此背景下,李志远的扩大“抒情文”“占比”之策,忒离奇忒匪夷所思了吧?您的脑袋让驴踢了,还是吃错药吃坏了?此时此刻,我不妨问您一下了:这扩大“抒情”、缩小“议论”的“占比”,多少是“适度”?五五开?四六开?还是倒四六?您疾呼的“抒情”,抒啥情?抒悲伤之情?还是抒……别整那么“含蓄”,好吗?

至此,便可断言、作结了:依据失真情况提出的“占比”,是失策!而与失真、失策紧密相连的(捡个最轻、最小的“罪名”),只能是失误了!即便您主观没想这样儿,但客观,至少在客观上,转移视线、误人子弟……定而无疑了。

出现“三失”之作,是坏事,肯定是坏事——但转化为好事、大好事,也是真的呀!

它让我们,益发清醒了:正确的议论、抒情即正确的批评或歌赞,任何时代都是正能量、主旋律——如某君对那个著名人物获杂文“金奖”的批评!错误的议论、抒情即错误的批评或歌赞,任何时代都是反能量、逆旋律——如“文革”中高唱的“就是好”……

它让我们,愈加坚信了:直面现实,抒写大义,拒绝“新基调”,远离“唯批观”——当批则批,当歌则歌,或歌、批结合如骨肉相连……只要文章“合为时”而作且精准、精彩,相得益彰便在其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