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选择性遵命”
(2019-12-09 10:25:27)鲁迅的“选择性遵命”
郑殿兴
“遵命文学”,与鲁迅先生很有些相联,说是其首创似也算不得夸大、夸张。“选择性遵命”,虽与“遵命文学”有点儿渊源——但我要说的是,两者无论怎样有渊源,“选择性遵命”之“遵命”与“遵命文学”之文学,在此却无啥关联了。
顾名思义,“选择性遵命”之“遵命”,不是盲目、盲从的,不是照办、照搬的,一定是有所拒绝、有所抵制的:有的遵,有的不遵;有的虽然遵,却要打一些折扣,并非执行不走样儿。
譬如,上世纪3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李立三要鲁迅先生以实姓真名公开发表“骂蒋(介石)”文章……闻此“将令”,鲁迅先生立刻嘬了牙花子,立马儿婉言相拒了:“文章很容易写……但在上海就无法住下去……”他很清楚,如此“赤膊上阵”,危险大大的有,无谓的牺牲会大大的有哎!纵观鲁迅先生,其实从未止过“骂”——只是有些“骂”,多了点儿策略性。那篇《友邦惊诧论》,对“党国”“国府”的“骂”,有一点儿客气吗?暗含的“骂蒋”之声,呼之欲出了呀!
在政治斗争中,鲁迅先生有过如此“遵命”——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婚恋生活中的“选择性遵命”,更是有目共睹了。鲁迅先生与朱安女士成婚,是其母一手包办、操办的。尽管其内心极不乐意、极不喜欢、极……也只能“遵命”——尊母命成婚了。这样的成婚,是形式,一直是形式,从无床笫之欢。渐渐的,悄悄的,便与“广平兄”(女弟子许广平)热恋了、好上了,“私奔”了、生子了……未休“老妻”、迎娶新妻的时间跨度,虽然有点儿长,但终究也是“选择性遵命”啊。
鲁迅先生的“选择性遵命”,极易让人联想到“选择性执法”。其实呢,这两个选择,完全两码事!执法人员有偏有向的“选择性执法”,是蔑视法律,是执法不公,只能遭白眼、受制裁;鲁迅先生果断或“温婉”的“选择性遵命”,乃理性之举,有识之士皆会给予肯定、赞扬的。您想啊,倘没了“选择性遵命”,鲁迅先生便没了夫妻之实——没了夫妻之实,便有了“绝后”之忧!更严重的,还会有身陷囹圄直至性命之险!鲁迅即周树人者,早已上国民党特务组织黑名单了啊!
毛泽东赞鲁迅的“三个伟大”——“选择性遵命”,也该是“三个伟大”内涵或内涵之一吧?鲁迅先生确是骨头最硬的,是从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但骨头再硬、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也不意味着拒绝理性啊——“选择性遵命”与骨头最硬,是可以且一定能统一起来的。
也正因此,“选择性遵命”才极具普遍意义,不为鲁迅所独有——不管是平民、是伟人,为了保护自己,为了革命大业,皆会有一些“选择性遵命”的表现:当年,毛泽东倘如王明那样绝对服从脱离实际的共产国际,还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吗?当年,邓小平如果不对“两个凡是”说不,还会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今日业绩之辉煌吗?当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面对与真善美对立的假、恶、丑及罪、错、非并存的纷纭复杂的社会!我们要勇于学习、善于学习——不仅学习拼搏进取精神、强化遵纪守法意识,也要有些“选择性遵命”所需的鉴别意识、独立精神、民主思想,摒弃那些不顾实际的盲目、盲从心理和习惯。
肯定“选择性遵命”,不会给两面三刀的“抗命”分子以机会,不会给违抗正确法令、政策、指示的言行开绿灯!如果说,先前的贪腐分子一个个被法办,是不开绿灯的老证,那么,今日酿成江苏响水爆炸事故的严重违法违规者必将被严惩,便是不开绿灯的新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