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也该有杂文家形象——长篇小说《劲草》自序
(2018-09-29 10:40:38)
文学……也该有杂文家形象
郑殿兴
读李庚辰、陈凤翚主编,汪金友、雷长风所著的《中国当代杂文家》,首先触动我的,是编著者序言、后记中“时代需要杂文家”“为杂文家立传”的倡言与疾呼!受其感染、鼓舞,塑造杂文家形象的决心愈加坚定了:此乃时之所需、势之所趋也,亦是对编著者伟大、高洁意愿的助力与响应!我认为,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也该有杂文家形象!可自古以来,此之形象一直是空白!虽然我晓得,填此空白无异于“吃螃蟹”,但我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了……
我在机关工作,主业是撰写公文、准公文。业余时间,也鼓捣点儿杂文、散文……笔耕几十年,得了一些奖励,出了几本集子;当过杂文大赛评委,任过杂文学会理事,也算置身杂文界了。我不仅见过同行们为公理、正义挥毫上阵或相互间进行的辩驳,而且我本人,也与某些杂文家有过探讨、争鸣……我对杂文界,虽谈不上体验、体会深刻,却一定能够说体验、体会真切。
杂文,古已有之,名家、名作,灿若群星……近、现代大师鲁迅之“大”,不必说了——当代杂文大家、名家邓拓、曾彦修、袁成兰、储瑞耕……都是我们为人、为文的楷模啊!曾彦修的“自划右派”等善行、义举,成就了他“中共罕有的好人”!他对“新基调杂文”全面、彻底的揭批和以鲁迅杂文为例对歌颂性杂文的充分肯定(详见《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集——1949至1966》附录四《关于一个“新”杂文理论问题的资料》。注:为写这份6.2万字长稿,曾老陆陆续续花了一年多时间),不仅为“中共罕有的好人”添了彩,更为罕见的杂文大家奠了基。
“遍览古今圣贤榜,伟岸如公能几人?”(李下吊唁诗)是呀!面对“罕有的好人”、罕见的杂文大家,在自然而然的比较中,我们不能不觉察到杂坛某些领袖人物“执政”上的某些缺憾,不能不体悟到吴营洲先生“一哨人马”(见2015年第3期《北京杂文》的《当代杂文三十年:“新基调”pk“鲁迅风”》)说的事出有因……
《“梅花奖”舞弊案随想》——这篇让袁成兰女士很吃了些官司的杂文(最终,“惨胜”了),不就是极具风骨的篇章吗?不就是“大人面前不小,小人面前不大;大人若比我大,我比大人还大;小人若比我小,我比小人更小”做人原则的体现吗?对照巾帼英雄,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杂坛那些让人摇头的“人物”:声名显赫实是“山羊”者,盛名之下“昏话”连连者,空有名头混迹其间者……
“世路难行钱作马,愁城欲破酒为军。”贪腐,曾如瘟疫一样盛行、蔓延过。与此同时,党内的健康力量有组织或自发刮起的反腐飓风……让人斗志昂扬、信心倍增。加之,杂坛的那些风风雨雨、斑斑驳驳;加之,杂坛大家的披荆斩棘奋不顾身……在诸多的刺激、激励下,我的文思泉涌了——以杂文家任少杰为主人公的《劲草》,定型了。
任少杰,可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高手。工作时间的公干,异常出色;业余时间的笔耕,风生水起。其杂文,无掉书袋之陋习,无风花雪夜之吟唱;决难见瘙痒的浅薄篇什,更难见击浊“写外不写内”潜规影儿……他有的,总是笔和行的统一:对身边腐败分子“花厅长”之谬,不仅当面给予批驳,有时还口、笔一齐上;他有的,是时时关注社会思潮,是对民主、法治误说的纠偏,是对“新基调”谬说的坚拒,是对“晒权力”的身体力行……
“吃自己的饭,操天下的心”,是任少杰胸怀的写照。他的嫉恶如仇,他的公心永在,他的决不媚俗——对贪腐、错谬、陋习的批判与抗争,不仅促进了先前、现今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反腐倡廉,而且亦是、同样是未来深化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和深化反腐倡廉的先声!
任少杰的性格体现,是全方位的。面对公交车上的窃贼,他是挺身而出的勇士;面对前恋人苏珊娜的“还账”,他是高洁的大男人……可以说,在主人公身上及小说整体上,时时处处充盈着的,是励人向上的正气,是高人一筹的远见,是足以照亮人心的光芒!“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大写的公仆、杂文家,奋进的开拓者、弄潮儿……便是“劲草”形象的内涵与本质!
曾有外国人说,中国小说缺乏心理描写。所以,在这部小说里,我有意做了些尝试。当然,有意不等于随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是注意了的。但心理描写及小说整体质量、收效,究竟如何呢?我不敢妄自尊大,也不想妄自菲薄,让行家里手去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