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师傅和我及其它》(2)

标签:
交流情感小说杂谈 |
中篇小说:《师傅和我及其它》(2)
按语:《师傅和我及其它》本是安排在《向大家聊聊我自己》里边的,可是上次我那样发布之后,觉得很不醒目,所以从这期开始让它直接露面了,特此告知。本期为第(2)部分。
那是我到车间报到的第二天,车间领导经过研究,把她喊到办公室跟我见面。我是头一天就被通知的。
她对我的第一句话却是:“我不会带徒弟,尤其不会带男徒弟,所以昨天主任给我讲了一天我也没应承,你要看我不合适,趁早给领导讲清楚,再换一个人。”说完,她扭转身就走了。
我不知所措,等着领导吩咐。
主任推了我一把,“还不快走,她可是全厂数得着的好师傅。”
我尾随着她的身影追了过去。
到了机床旁,她已戴上了工作帽,也扎上了袖套,我正想跟她打招呼,她却说:“你要是决定跟着我,先看我干活。”
整整三天,她没有再跟我说第二句话。
不过,不是我替她吹,我师傅干活好利索。上工件,开车,进刀,量尺寸,下活,每个工步都显得很老练,一举一动都是那样自如而潇洒。我在部队时是技术兵,对铣床并不陌生,有时也一晌一晌看铣床上加工工件,他们哪个也比不上冷师傅。
冷师傅是从一所著名技术学校里毕业的。那所学校毕业的学生许多人成了闻名全国的技术能手。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第四天,她示范之后,让我试着开车,由于我有部队的工作作基础,让我开车我就开车,也肯定和新手不同,她看后很吃惊。
“你学过铣工?”
“没有。”
“我看你不像新手。”
“在部队时经常看,所以知道一些。”
于是,她开始把机床交给我,由我来干,她看。但她依然不多说什么话,就像我身旁没有她似的。
可是我心里清清楚楚,她并没有对我放松,只要我的工步或什么动作稍稍做得不对,她就会立即给我纠正,很及时,且很到位,然而话语仍然不多,只有三个字:“这样干。”
转眼间三个多月过去了,我对活路己掌握得不算少,我有心再作一番努力,想使自己跟师傅的水平再靠近些。
有一天她却突然对我说:“咱俩倒班吧。”
我当然不乐意,说:“不能再教我一段吗?学徒期最少也要一年吧。”
她苦笑了一下,“你本来就不算学徒。”她沉思良久又说:“我不是不答应你,我只比你大两岁,男女之间的事,最怕闲言碎语,你虽然结过婚了,我还没有结婚啊!”
话说到这里,倒真让我再难启齿,于是我和她分成了白、中班。她虽然有时还抽空来看我干活,为我操心,但看着有的人学了三年才要出师,我才三个月时间,感到我好好没有运气呀!
又过了没有多久,更让我意外,那天她突然就来到了车间。
“我有一件事,来对你说一说。前几个月,工具车间发生了一起大事故,那是我师姐,左骼膊让机床给扭断了,最近准备往上海装假肢,厂里让我去陪护,我不在,你干活要注意一些,不能出废品。”
但当时我已听说,车间里要自制一部无心磨床,精度要求很高,师傅若是一走,遇到难活我就不好办了。
他见我面有难色,对我又说:“不要紧的,你文化程度比我还高,书本可以当老师。遇到难活先好好看看书就是了。”我本是大学肄业报名参军的,当初也是为报效国家嘛,到现在我并未有懊悔之意。
可是我刚复员那几年,技术书籍奇缺,去哪里找书看?第二天我仍在发愁时,她给我送来了好多好多书。看来都是她过去买的,我打开浏览了一下,好让我吃惊呵,眉批、间注,密密麻麻写得书里边到处都是。我立时感到即便今后我独自干活,也宛如师傅就在身边一样。因我上中班,师傅是径直把书籍给我送到宿舍里来的。我能遇到这样的师傅,也真是人生之大幸也。
我因而深受感动,心头不禁一阵阵发热。人们都说师傅待人很冷,尤其待男同志就更冷,可我是凭什么,有幸成了例外。
更让我极为感动的是,在她往上海去的前一天,我接受了一件高难度活——螺旋伞齿轮。那可是七、八级高工匠和特级技师才干得了的活。我虽然先看了书,但难度太大,不禁有些怯阵,本想班前特地去找一下师傅,又听说她买的是翌晨四点钟的火车票,当晚既要和母亲话别,还要准备行装,我若前去说不准会扰乱她的休息,万万不能,我觉得我可能要像当年关云长那样走麦城了。
就是那一天,我正在上中班,刚刚把工件装夹完毕,师傅赶来了。她满头大汗,来到机床旁也不和我搭腔,伸手便干活。我当然自动退到了帮车的位置上。那么复杂的活,她干得井井有条,我站在她身边,聚精会神地看,简直就如看表演,太开眼了,太长见识了。她为了保证精度,还来了一个双保险,每加工完一个尺寸,她自己量了之后,还总让我复查一下。我对照精度要求,仔细测量着,师傅真是神了,每个尺寸都在最好的数值间。但是我没有敢问,她怎么不顾休息在这个特殊当口赶到车间里来的。
一直干到深夜两点,活干完了。可是再回家,再往车站赶,她显然很紧张。我知道她不会骑自行车,便决定送她回家,并送她上火车。事后我才知道,她从来是不坐男同志的自行车的,更不让男同志到她家里去,我却有幸被允许破了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