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谈:向大家聊聊我自己(六)

(2022-07-10 07:17:13)
标签:

杂谈

交流

情感



欣赏--古诗·《夏意》  
      
 向大家聊聊我自己(六)  

       写过之五之后,突然想写写孝道。
       在我们中国,孝道历史悠久,长盛不衰。可是也有人说,今不如昔了,古人己去,后人末来,还像过去一样尽孝道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我不谈别人,只谈谈我自己。
       通过我前边五篇文章,大家不难看出,我们家族是一个有文化底蕴有传统的大家族。在孝道方面,一代传一代,毫不含糊。
       我父亲就是个非常讲孝道的人,一点一滴,身体力行,对我们子女言传身教做得很认真,而且要求很严。
       譬如过春节吧,大年初一要去拜年的。我们村子是一个大村子,为了把该去到的家户都走到, 五点不到就要起床了 。什么家户要去到呢,当然是长辈——爷爷、奶奶、叔叔、婶婶 ,甚至哥哥、嫂嫂家里都要去。我是从三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去给长辈拜年了,天太黑看不清路,提着个灯笼跑得一身汗又一身汗,可是不准叫累。特别是解放前,给长辈拜年每每要磕头要下跪,累死个人。为了让我们学有榜样,我父亲总是拿一个该给我叫爷爷的人作例子,他比我父亲还要大十多岁,因为辈份低,全村所有人家都要跑到,总看着他脸上汗汵汵的。可是这个人是我们村的副村长,人家还那么尊敬长辈,何况我们呢?直到1953年,国家不准拜年时去磕头了,但例行拜访弯腰敬礼又兴起来,这位副村长依然做得很好,大家从心眼里佩服他。这属于一种风气薰陶吧。
       你还别说,在这种风气薰陶下,我们村出去的人,外村人都说有礼貌,有素质,讲素养。都愿意和我们村里的人相接近,打交道。
       但这还不是孝道的核心。孝道的核心,是要对自己的父母尽孝行顺,父命不能违,母意不能拂,精心伺候,圆满送终。
       在我们村里,人人都知道几个讲孝道的故事。
       特别是割肉献亲的故事,人人都会讲,人人都知道。
       那是清朝咸丰年间,有一个老太太病重,居然想吃肉,可是他们家里本不富裕,看病时已把钱花光了,哪里还有钱去买肉?他的儿子和儿媳都很孝顺,就轮换着从自己身上割下肉做熟后让老人吃,一直到老人病故。这件事感人至深,被记载在了我们张氏家族五修家谱上,很是深入人心。
       当然,社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已不那么愚昧了。有些事情已时过境迁。但从孝道上讲,其精神其精髓不应该被湮没。
       再说说我们家吧,除了上述情景外,讲究孝道在传承上是双向的。正像我父亲所说:你若要子女们孝顺你,你必须深深地爱他们。这话像教科书一样经典。
       一九六零年,是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我们家兄妹七个,我和姐姐寄住在学校里读书,父亲不想让耽误学习,而弟弟妹妹还小,指望不上,他本人是老慢支,却冒着寒冬进山,用家织布和旧衣物换粮食,由于一路辛苦,饥寒交迫,回来后一进家门便摔倒在家院地上昏过去了……一直到三天以后才会慢慢走路。
       还有妈妈,每每吃饭时她也端着碗,但她喝的却是洗锅水,而且骗得我们大家都不知道。后来她饿得腿都浮肿了,当时称之为浮肿病,才真相大白。
       面对这样的父母,你长大了能不孝顺吗?能违背他们的意志,让他们不高兴吗?
       我这里不妨再谈谈我的婚姻:我和我的初恋未登入婚姻殿堂的确是痛苦的。而她还患了精神病。可是无论是她是我,面对孝道我们至今不悔。
       有人说,我们强行结婚并不违法,可是我们真的不要父毌了吗?我目睹着母亲三天未吃饭,她目睹着她母亲哭了三天三夜,我们能长有那么硬的心肠吗?
       不再说了,不再说了,现在的年轻人肯定是不理解我们的。代沟不正是这样形成的吗?正像我们不理解宋朝的陆游和唐婉一样,发出过许许多多议论……但人们依然会怀着一颗同情的心,去一遍遍捧读《钗头凤》。
       我是个固执的人,我还要再说一遍,我信奉孝道。世间百善孝为先。
                                  
                                    2022-07-09 写于新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