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立式起跑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及反思

(2016-04-25 08:58:10)
标签:

体育教案

单元教学计划(站立式起跑)

香洲区第十一小学邹德志

设计思路:小学低年级起跑和快速跑从本质上来讲同属一个范畴,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快速思维反应、快速动作反应、快速位移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加速度。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力量上表现严重不足,单调的来回跑又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设计“站立式起跑”的教案时,我在体能练习中利用教师的口令、语言、肢体以及学生的口号呼应,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技术教学,利用口诀教学法,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因为对学生和场地不熟悉,所以我在教学中回避了队形的变化,这样可以保证练习的密度和运动负荷,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

站立式起跑

总课次

3

 

教学

目标

 

1、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动作。

2、发展腿部力量,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和反应速度。

3、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敢于应对他人的挑战。

重点

难点

重点:蹬地有力、摆臂迅速

难点:起跑速度快。

课次

课时教学目标

重点与难点

内容与形式

1

1,初步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基本动作。

2,发展腿部力量,提高奔跑、灵敏、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蹬地有力、摆臂迅速。

难点:起跑后迅速摆臂。

内容:1,体能练习

2,站立式起跑(新授)   

形式:1,讲解、示范,引出口诀。

2,集体练习。

3,分组练习。

4,纠错,指导。

2

1,提高站立式起跑的动作。

2,发展腿部力量,提高奔跑、灵敏、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敢于应对他人的挑战。

重点:脚掌蹬地、摆臂迅速。

难点:起跑速度快。

内容:1,体能练习。

2,站立式起跑。(复习、提高)

形式:1,集体练习。

2,复习、纠错、提高。

3,比赛。

 

3

 

1,运用站立式起跑的动作。

2,发展腿部力量,奔跑、灵敏、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敢于应对他人的挑战。

重点:蹬地有力、动作协调。

难点:起跑速度快。

 

内容:1,体能练习。

2,站立式起跑。(复习、提高)

形式:1,集体练习。

2,复习、纠错、提高。

3,游戏。(让距追逐)

 

 

 

 

体育课时计划(水平二)

年级:三年级  人数:49   授课教师:邹 德 志   指导教师:吴江

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基本动作;

          2、发展奔跑、灵敏、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敢于应对他人的挑战。

学习内容:1、基本体能   2、站立式起跑(第一次课)

学习重点:异侧手、脚;蹬地有力、摆臂迅速       

学习难点:起跑后迅速摆臂。

学习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2、简单讲解老师的常规要求。(教师击掌两次后,学生击掌同时叫口令“安静”。)

3、宣布上课内容。(站立式起跑)

4、简单的队列练习。(向前看齐,向前看;向右看齐,向前看。)

二、准备部分

体育委员带领同学活动关节、正、侧压腿。

三、基本部分

(一)基本体能

1、集中注意力练习

①教法:通过老师口令控制,学生举左右手练习。

②要求:游戏前,屈臂、前举;游戏时,屈臂、上举;注意力集中。

③重点:举手速度快。

2、下肢基本体能练习

⑴深蹲起:

①教法:通过教师口令、手势控制,学生做深蹲起;通过节奏的变化、男女同学的分组来调整强度和调动学生的兴趣。

②要求:双手抱头,上体正直。

③重点:蹲起速度快

⑵深蹲跳:

①教法:通过教师口令、手势控制,学生做深蹲跳并且自己数数。

②要求:深蹲时双手放在体侧,指尖触地,跳起时要求身正、腿直。

③重点:跳起时身正、腿直

⑶后踢腿跳:

①教法:通过教师口令、手势控制,学生做后踢腿跳并且自己数数。

②要求:跳起时手臂自然摆动,屈膝、脚踢到臀部,大腿与地面垂直。

③重点:踢臀。

(4)提踵跳:

①教法:通过教师哨声、手势控制,分男女学生做提踵跳,并且自

 

己数数。

②要求:身体正直、两臂贴近身体,直膝,踝关节发力。

③重点:直膝。

3、速度灵敏性练习

①教法:一、三排同学向后转与二、四排同学相对,老师发令后互换位置,看谁最先完成。

②要求:自然站立,起跑的速度快,不能抢跑。

③重点:蹬地有力。

(二)站立式起跑

1、速度灵敏性练习导入本课内容

通过“刘翔”引出起跑的姿势(蹲踞式起跑、站立式起跑)。一般情况下哪些项目采用蹲踞式起跑,哪些项目采用站立式起跑。

2、引出口诀

通过老师的完整示范,包括口令。(正规的田径运动会“各就位——跑”;我们小学生上课习惯是“预备——跑”。)引导,提示学生说出动作要领;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出口诀:“曲腿开立,上体前移,用力蹬地,快速摆臂。”(分解练习:两腿弯曲,异侧手、脚,身体前移。结合原地快速跑、快摆臂,急停做快速起跑的静止姿势。)

3、练习过程:

(1)集体练习,体会口诀。

①教法:学生一边体验,一边练习。

②要求:明确口诀的意义,并且会运用口诀,提高技术动作。

③重点:蹬地有力、摆臂迅速

(2)加长跑距,分组练习

①教法:教师告诉学生跑的距离,口令控制,分组练习。

②要求:起动快,跑直线,注意跑的动作和要领。

③重点:蹬地有力、摆臂迅速

(3)学生发令,分组练习

①教法:1、集体练习发令;2、学生发令,分组练习。

②要求:1、发令的同学发令规范2、跑的同学反应快、跑的迅速。

③重点:启动速度快。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①教法:老师说预备——1学生原地慢跑,2学生转圈跑3马上停止不动。(提示学生可以蹲下、坐下、躺下)

②要求:学生反应速度快。

③重点:调整呼吸,做到放松。

2、利用游戏时间进行小结,师生互评。

3、布置作业。

 

 

 

异地上课教师怎样起到主导作用

——荣泰小学示范课《站立式跑》案例

(香洲十一小 邹德志)

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前言:

现今我区的体育教研活动开展的目标比较明确,就是有效的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而且主要针对的就是低年级教学,处于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组织纪律性较差,这就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尤其是异地上课就难上加难,可是我区无论上示范课、公开课还是研讨课几乎都是异地上课,异地上课最大的困难就是师生之间互不了解,教师对于学生平时上课习惯、常规不熟悉,那么怎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下自己在荣泰学校上示范课,(水平二小学三年级)站立式起跑的一些看法。

二、案例介绍

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基本动作;

              2、发展奔跑、灵敏、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敢于应对他人的挑战。

学习内容:1、基本体能   2、站立式起跑

学习重点:异侧手、脚;蹬地有力、摆臂迅速       

学习难点:起跑后迅速摆臂。

三、课的设计:

通过一个接着一个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路紧跟着老师的教学,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启发学生说出动作要领,并且能够互相评价动作的优、缺点,体验合作、成功时的喜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四、片段介绍:

 1简单讲解课堂常规要求。(教师击掌两次后,学生击掌两次同时叫口令“安静”。)

2集中注意力游戏,(通过老师口令控制,学生举左右手练习 )。

 

下肢基本体能游戏(通过教师口令、手势控制,节奏的变化、学生自己数数练习)

3站立式起跑

通过“刘翔”引出起跑的姿势(蹲踞式起跑、站立式起跑)。通过老师的完整示范,(包括口令)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出站立式起跑的口诀:“腿曲开立,身体前移,用力蹬地,快速摆臂。”学生一边体验,一边练习。

4放松活动

教师通过口令控制,学生做1原地慢跑,2原地转圈跑3马上停止不动(提示学生可以蹲下、坐下、躺下)。

五、案例分析:

1片段一,可以使学生知道老师在下达口令时他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反应,在最短时间内师生之间有了熟悉和了解的过程,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避免由于口令不熟而过多的讲解,耽误教学的时间,降低了教学效率。

2片段二,正好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喜欢做游戏。教师通过一个接一个的游戏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体能,使学生的思路紧紧的跟着老师的教学。通过教师的口令、手势,学生数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了开小差、乱讲话、不守纪律的坏习惯,省去了老师整顿纪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练习密度。

3片段三,通过体育明星刘翔的影响力,激发学生提高奔跑速度的迫切心情,让学生看教师的示范,听教师的讲解,师生一起总结出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口诀,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又有成功的喜悦。通过分组练习、互相纠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即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解决了教师由于个别指导而耽误的时间,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4片段四,通过游戏使学生在快乐的同时得到身心的放松。

六、案例反思:

    异地上课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科学的、容易操作的教案,队伍调动尽量少。本节课几乎没有队伍的调动,教师利用一个接一个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思、思中会;即玩中有所得,从而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又体现了教师在本节课的主导地位,提高了教学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