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娱乐至死的时代,我拿什么拯救你?

(2019-10-17 10:11:08)
标签:

情感

杂谈

分类: 生活杂谈

娱乐至死的时代,我拿什么拯救你?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详细论述过,在新媒体文化到来的时候,大众的公共话语权将会由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步向脱离语境、肤浅、碎片化转型,一切公共话语将会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我想,这一论断在30年后真的是实现了。


娱乐至死的时代,我拿什么拯救你?


1


娱乐至死,更像安乐死,时间、精力、甚至理性认识都在被习惯性的吞噬。

 

在传统媒体,作为主要传媒媒介的手段时,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将认知和方法统一的时候,更多的都是依赖于黑纸白字。而传统媒介,往往都是逻辑性强、理论严谨,可以让人客观、准确的是认知世界,我想还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在探索媒体传播力度和广度的时候,新兴媒体走进大众,并被大众欣然接受。电视节目真人秀的肤浅化,各类综艺节目的娱乐化,让人可谓乐不思蜀,在娱乐过后,你到底获得了什么?我想唯独就是精神上的消遣和满足,但失去的是大量宝贵的时间,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看别人做饭、吃菜、过家家,到最后变成了娱乐的附庸和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至死的时代,我拿什么拯救你?


2


传媒转型,像娱乐风格并进。

 

2017年,很多传统媒体开始转型,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我当时还在阅读人民日报纸质报刊,但后来听说,人民日报已经开始转型,保存纸媒同时,新增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媒介平台,同年转型的还有工人日报等大报刊在内的十余家报社。这些新媒体经营,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风格,像人民日报,除了必要的宣传内容,新增设了人民日报夜读,还有少许的语言俏皮、娱乐风格的内容。

 

《青年文摘》《意林》《读者》,这些十几年前曾火遍大江南北的杂志都哪去了?在新兴媒体的洪流中被冲走了。当然这些稍有名气的杂志,也早就开始了媒体转型,但效果并不明显,为什么?因为诸多自媒体的产生,让这些风格呆板、内容模式化的媒体逐渐走向发展低谷。

 

新兴媒体的新鲜和刺激,不断地制造奇闻异事和娱乐噱头来博取观众眼球,这也给媒介危机埋下了祸根,随着传统媒体的逐渐没落,公共话语权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性也开始走向退化。与其中规中矩的享受传媒“教育”,不如享受新兴媒体的刺激和情感满足,这也是让大众对新兴媒体爱不释手的最主要原因。



娱乐至死的时代,我拿什么拯救你?


3


两微一抖,把“娱乐至死”推向高潮,让很多人成为了脑袋空空的躯壳。


微信、微博、抖音是当下最火的媒介,其中首推抖音,在抖音推出娱乐短视频的时候,短短几日,播放量便超过了几千万,印发全民追捧、模仿。

 

抖音内容先后火过的“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让年轻群众争相效仿,接头暗号,身上纹身,发型、服饰,全都在娱乐化,低龄化儿童更是饱受其害,玩具、言语都在效仿,这些最终成全了谁?有心机的商家还有抖音平台。



娱乐至死的时代,我拿什么拯救你?


在2018年,媒介官方曾责令,抖音将“玉女坐”、“我们都是喵星人”、“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等类似低俗粗鄙视频下架,但是这都是治标不治本,一旦娱乐、肤浅等氛围形成,更有其他的作品产生,很多人也在这些可以不用思考,任性消磨时间,获取内心情感满足上,浪费着时间、精力,以及是非观。

 

把自己孩子当成娱乐玩偶,拍恶搞视频造成孩子终身残疾的,为当网红,不惜大尺度拍摄娱乐视频的,家庭关系破裂的,更甚至拍惊险视频,造成高楼坠亡的。这些事件背后究竟是何原因?附庸。我认为最主要的是附庸,用不过度劳动和思考来博取众人眼球,获得利益,成为公众人物的附庸。

 

前不久,在新闻上,读到一条12岁女童对话,令人堪忧的文章,文章中,12岁女童说:“我以后不上学,就当网红,现在只要长得好看,就可以做网红。”12岁孩子的世界观居然是放弃学业,争做网红。这确实令人堪忧。



娱乐至死的时代,我拿什么拯救你?


很多成年人,在控制不住刷抖音的时候,更会吸引着是非观还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儿童的参与进来,最后深中毒害。而作为家长却不以为然。

 

抖音让你麻木和愚钝,不是抖音的错,而是你心甘情愿走进这个无底洞。

 

经常会在朋友聚会,聊天时,听朋友谈起:“抖音里怎么说的,抖音里有妙招,我和抖音大神学的。”三句聊天两句都是关于抖音。当然我不排除这款娱乐APP,确实有很多精彩内容的分享,但恶搞、娱乐大众的内容更多。



娱乐至死的时代,我拿什么拯救你?


去年,香蕉同红枣一起吃,味道会奇特,瞬间火遍了网络,很多网民争相效仿,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居然传出香蕉加红枣可以延长寿命。医学上尚无对此功效的认证,区区网红抖音用户的一句话,却让香蕉、红枣瞬间畅销市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公众的是非观和认知、思考都哪去了?


地铁上、公交上,很多低头族,不是在微信聊天,就是刷抖音,碰到任何搞笑的视频也都要拍下来,这让很多人慢慢变成了透明的躯壳,毫无隐私。

 

前不久,听朋友说,朋友的车子失火了,朋友说感谢车子失火,让我在抖音里火了一把。我很是不解,为什么车子失火,你在抖音里就火了?朋友说,车子失火的时候,我抓住了精彩瞬间,拍了视频。当时,我感觉十分荒谬,车子失火,你不去救火,居然第一时间是想的拍摄视频,这是什么逻辑思维?



娱乐至死的时代,我拿什么拯救你?

“两微一抖,毁掉所有,正确运用,方可圆梦。”如果这个论断,能够被你接受,我想拯救一个算一个。

喜欢小北,就关注我,别忘了微信关注“三月文艺坊”欧。

叶归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