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立秋、七夕接踵而来,猝不及防盛夏就要离我们而去,节气也好节日也罢,原来,这两者是如影随形密不可分的。宋代清照女子曾在此刻“经年才见”“星桥鹊架”,“别恨难穷”“想离情”,她道“正人间、天上愁浓”,却是“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时。此蛩乃蟋蟀是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氏女子这愁,大抵也是“云阶月地,关锁千重”时想到了“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事实上,牵牛星与织女星是不可能相遇的,所以清照女这无奈的相思在七夕时刻“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把我们搞得不知东西南北也晕头转向起来,这想必亦是另一番“花自飘零水自流”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罢。
这相思的闲愁也曾让人“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淡月胧明”立阶前,“寂寞梧桐锁清秋”。传统佳节,丰老的诗意漫画里有美女正在“卧看牵牛织女星”,那“天阶夜色凉如水”也好、“月转过梧桐树影”也罢,都会让人感受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美好期望,可只能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说到了梦,我认为梦是一种不确定的虚拟状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种精神幻想,虚拟的幻想在真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实现了那怎能叫做梦呢,既如此,梦是虚幻的,那么还是在佳节之时闻耳边真实的蛩鸣看眼中存在的繁星吧。今夜没有月光,“金风细细,一枕小窗浓睡”,闻蛩鸣之时仰望遥远夜幕中的星空又有无穷遐想。银烛秋光画屏旁,人家美女轻罗小扇在卧看牵牛织女星,我是多么希望“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来卧听疏雨、淡月朦胧,或者更有朱轩双影、闲倚明月,“绿酒初尝人易醉”——待“酒阑人散”,来它“几回无寐”,也让我试一把“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2016.08.10
QQ日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