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胡彩霞)
(2019-09-30 15:18:57)2019学年第一学期嘉行学校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胡彩霞
一、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属于初中毕业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本届学生在七年级时全区排名为第17名,八年级时全区排为第11名,虽然有了一个提升,但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如黄伟力考试成绩为146分,而陈跃考试成绩为0分,黄梓健只有9分,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对优生来说,能够比较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 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后进生来说,有很多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尤其对几何有畏难情绪,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自主拓展知识面的意识较低,向深层学习和钻研知识的意识淡薄。
二、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生本理念教学。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树立学习目标,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毅力,课前预习、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以及及时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继续采用走班教学的形式,实行因材施教,A层学生在确保学生巩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思维训练,形成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B层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每天利用5分钟
三、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2章:二次函数;第23章:旋转;第24章:圆;第25章:概率初步。
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第27章:相似;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
注:初三数学新授课与初一初二的数学中考内容复习同步进行,完成中考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回顾第一轮复习。
四、教学目标
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 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师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尽力达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激发全体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
五、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根据学生认知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力求所授内容精简,力求课堂的趣味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求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2.随时通过个别谈话,书面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做好思想上的铺垫。
3.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不断巩固提高。
6.坚持分层教学与分层辅导和分层作业,注重中间生的引导和培养,鼓励和帮助他们向优等生努力靠拢,加强差生的个别辅导,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和清除他们思想上的障碍,逐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
7.坚持每章内容的及时测试,根据知识点,考点认真设计试题,以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能过试卷解答情况发现自身教学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补就和改进。
8.坚持通过报刊、杂志等渠道不断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并随时与其它老师沟通,多听课,多交流,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中考复习 |
第1周 |
9.2~9.6 |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 |
数与式(因式分解) |
第2周 |
9.9~9.13 |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 |
数与式(整式化简) |
第3周 |
9.16~9.20 |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 |
方程组与不等式解法 |
第4周 |
9.23~9.27 |
第22章、二次函数 |
方程组与不等式解法 |
第5周 |
9.30~10.4 |
国庆放假 |
方程组与不等式解法 |
第6周 |
10.7~10.11 |
第22章、二次函数 |
|
第7周 |
10.14~10.18 |
第22章、二次函数 |
二次函数压轴题 |
第8周 |
10.21~10.25 |
第23章、旋转 |
二次函数压轴题 |
第9周 |
10.28~11.1 |
第23章、旋转 |
期中复习 |
第10周 |
11.4~11.8 |
期中复习及期中考试 |
|
第11周 |
11.11~11.15 |
第24章、圆 |
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方法 |
第12周 |
11.18~11.22 |
第24章、圆 |
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方法 |
第13周 |
11.25~11.29 |
第24章、圆 |
概率与统计 |
第14周 |
12.2~12.6 |
第25章、概率初步 |
求线段长的方法 |
第15周 |
12.9~12.13 |
第25章、概率初步 |
求线段长的方法 |
第16周 |
12.16~12.20 |
第27章、相似 |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
第17周 |
12.23~12.27 |
第27章、相似 |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运用 |
第18周 |
12.30~1.3 |
期末复习 |
|
第19周 |
1.6~1.10 |
期末复习及考试 |
|
第20周 |
1.13~1.17 |
评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