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 |
分类: 凡人摸史 |
1980年,人民日报刊文《奇妙的八十年代科学技术》,对接下来的十年进行了展望。
那么,有多少是实现了,多少还没有实现呢?
其一、微型电算机可代体力脑力
文章提到,“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将愈来愈高,体积越来越小。十年前一块硅片只能存储十六比特。一九八五年,同样体的一块硅片可以存储二十五万六千比特”。
说句实话,若非看到这篇文章,我不晓得,原来早在40年前,比特一词,就已登堂入室了。
那么,二十五万六千比特是多少兆呢?
毕竟,现在动不动就是1TB、4TB,256000,看起来不大啊。
好,我们来换算一下,是250兆。
哦,有人要笑了,好小哦。
可不要小看这250M,昨晚我老婆要用优盘,我把大学毕业时一个给了她,2006年,一般的便携式,才512兆哦。
上班后买的MP3,才256M。
文章又说,
手提电子计算机将象今天的袖珍计算器一样便宜。电子计算机将成为家庭、工厂、办公室的一个组成部分。到那时,从事清扫洗涤的家务机器人将诞生,甚至炒菜、烧饭也将由机器人代劳。办公室将很快通过视屏传输信件和备忘录;汽车装上微型处理机,将使汽车同爱喝醉酒的司机闹别扭,拒不开动……
我感觉当时除了第二条,可能其他在80年代,都没有实现吧?
尤其是跟喝了酒的司机闹别扭这个,太有趣了。
其二、人类遨游太空,天上指挥交通
人类登月成功,将导致更多的人们从空间轨道来回,并在空间进行技术和生产活动。人造卫星天线的加强,使人们可以把电话机象手表一样戴在腕上,或是从天上指挥交通。
电话像手表,还是近几年的事吧?
1996年读初中,每天下午,物理老师的儿子,开着他的微型车送货回来,手拿大哥大回家,我们从楼上看,都能感觉出他的得意。
其三、战胜癌症将有新窍门
遗传工程方面的重大成就,指出人们可以靠自身而不是靠有副作用的药物战胜疾病的途径,也许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找到战胜癌症的窍门……对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的原因将会被发现。将来会有一天,遗传工程这门新兴学科将允许人类向人体老化的过程和死亡进行挑战。
看到这条,只能一声长叹。
看着身边很多人四十多岁五十岁就因癌症去世,我相信很多80后,压根就没想着活到70岁90岁,觉得60岁都是一种艰难的挑战了。
其四、超导体电缆细如蚕丝
已试制成某种能导电、能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的合金。直径为千分之一寸的这种导线的输电量相当于胳臂粗的电缆。有了这种超导体,将来可将核电厂修建在远离人烟的地方。
我对电力不懂,但可以看到,90年代村里的电线是比较细的皮线,现在则是一厘米左右直径的几股绞线。
因为大功率电器越来越多了,输电线路,走不向小型化。
其五、一根光纤传送几十万路电话
年轻的华裔专家高锟博士等人创始的光纤通信将在八十年代更加推广,带动整个通信系统的革命。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玻璃纤维可在一秒钟内以光的速度逐字传导二百本书。一根光缆可同时传输几十万路电话,或是以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速传导四十四点七比特。
电力输送小型化不可行, 但在电信方面,确实是实现了。
看完上面那些预测与现实,我们可见,当时的人,脑洞大开,敢想敢干。
有些事干成了,有些事,几十年后,都还有待努力。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