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明仅此一次,以后的都不准确,但朱元璋索取了过多“用户资料”

(2020-07-14 20:27:26)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很多朋友知道,中国人口到了清朝有了爆炸性增长。

为何能够如此?

难道仅仅因为所谓的康乾盛世,人们吃得饱饭了,养得起更多娃了?

难道清朝人的生育能力,比明朝人更强了?

非也。

实际上,是明朝的人口统计,很不准确。

按一些人口统计数据,明朝人口数据最顶峰,在7000万左右,但一些研究者认为,起码有2-3亿。

为何如此?

实际上,跟明朝的人口登记方式是有关的。

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之后,明朝的人口统计,准确地说,应该是纳税人口的统计。

也就是,小孩啊、老人啊、奴仆啊、僧道啊……都没有统计。

还有一些失去土地但应该交税的,则被豪强大户收纳隐匿,帮着人家做事,逃避赋税。



所以,明朝中后期账面上的人口数,并非实际人口。

也就是说,明朝人口,实际多得多。

尽管经过农民起义,明清战争,但仍有庞大的基数。

是故,清朝人口看似乎爆炸性增长,其实嘛,也是一个正常的增长区间。

与明朝中后期不同,洪武初年的人口统计,被历史学家何炳棣称为:

“相当接近现代人口调查”的普查行动。

其实,只要看到当时的户帖,就了然,这哪是人口普查?简直就是财产公示。

据《中国人口史 明时期》里说,目前所知,留存至今的户帖,只有7份,但格式,大同小异。

只举一例就知道了:

一户傅本,七口,开封府均州密县民,洪武三年入籍,原系包信县人民

男子三口:

成丁二口:本身五十二岁,男丑儿二十岁

不成丁一口,次男小棒槌一岁

妇女四口:

大二口 妻四十二岁 男妇二十三岁

小二口 女荆双十三岁 次女昭德九岁

事产 瓦房三间,南北山地二顷

右帖付傅本收执,准此



从中可见,人数,姓名,家产数量……

在有些户帖中,还记载有:

孳畜 黄牛一头

孳畜 无

等字样。

显然,这种十分详细的户帖,已超出了人口统计的范畴,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了。

留下来的,都是平头百姓的户帖,田土不多,容易记载,我在想着,如此是富户,该写掉多少纸呢?

想来,当时的百姓,未必喜欢这种登记。

不过,从这份户帖,发现当时给男孩子取名,还真有趣。

二十岁了,还叫丑儿,这难道不该是小名吗?

次子则叫小棒槌……

我忍不住唱起来——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



想想,赵丽蓉老师都去世二十年了……

扯远了,回到户帖,儿子们的名字,很随意,女儿的,都很正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屏山石时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