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沙古墓抗战中被盗,珍贵文物流落美国,几十年后这里又挖出国宝

(2020-05-14 16:47:08)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1942年,抗战正酣。

这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中国军队英勇奋战,打破了日军的图谋,稳住了战线。

却有一些人,趁着局势之乱,发起了国难财。

他们就是盗墓贼。

经过长时间的勘探,他们发现长沙东南方向,子弹库一座楚国墓葬中应该有不少宝物,于是,在9月对其进行了盗掘。

30多年后,当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时,还不得不叫了当时一个盗墓贼前来帮忙。

之后写就的报告里,有此人的回忆。

他说,那时,墓中的漆器、木器、竹器均保存完好,铜剑锋利发亮。后来被美国人买走的帛书,一端塔在三脚木寓龙尾部,一端搭在竹笥的盖上。

(缯书 图源 湖南省博物馆网站)

https://p8.itc.cn/images01/20200514/799fd6dba0d845c19335698ec6467c3f.jpeg

木寓龙,是祭祀用的木雕龙;

竹笥,即竹编的衣箱。

这份帛书亦叫缯书,是目前出土的最古老帛书。如今成为美国一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上面有字有画,对中原文化南传过程的研究,大有益助。

此书如今网络上亦可看到,研究的人不少。

不过,盗墓贼并未将墓中之物全部偷走。

1973年5月,此地因需施工,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工作。

此墓一棺二椁,依古制,可知墓主乃大夫级别。

墓中封土为长沙地区特有的青膏泥,这种泥土能极好的隔绝氧气,密封墓穴。这亦是长沙能发现很多保存完好的古墓的重要原因。

该墓的考古报道中写到,在泥中发现大量硫磺颗粒。

据盗墓贼交待,当年他们挖开坟墓,喷出大量硫磺味气体。有人点燃火柴,一下腾起数丈高的火焰。

(棺中雕花板)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514/e50490fb1dca497e83e3d7b3ed05ecb9.jpeg

这种火洞子墓,表明墓里没有进水,墓中之物,一般保存完好。

幸运的是,尽管被盗31年,但此墓并未成为水洞子,因此,考古人员终在棺内发现重要文物。

其实,这是丧仪上最普通的物件,如今仍然可以见到。

葬礼上山之时,死者亲人,一人捧遗像,另一人所持,则为招魂幡。

招魂幡为长条形,画着各种图案,顶端系一麻线,线连细竹。

虽然已过去两千多年,但如今湘中地区的习俗,仍跟当年此位楚国大夫下葬时一样。

他的招魂幡放在棺盖下的隔板上,长37.5厘米,宽28厘米,竹条30厘米。

与一般百姓的招魂幡乃制式产品,没有多少特色不同,这位士大夫的,乃是私人定制。

画面中间,正是墓主形象,他头顶华盖,腰悬长剑,宽袍大袖,峨冠博带,虽是侧脸,却可让后人一窥两千年前的人,长什么样子。可以说,这是中国人最早的“相片”。

(魂幡 图源省博网站)

http://p9.itc.cn/images01/20200514/4be41778fbac42e79308c4b0a1f9f35a.jpeg

他的脚下,是一条龙,龙成U形,实际是以龙为舟。因为左前有一条鱼正在游水呢。

这幅人物御龙帛画,展示的是墓主行于黄泉之景,专家名之为“导引灵魂升天”。

如果说被盗的缯书文字太古,让人难以理解,那么此画,则只需稍加说明,便能让后人完全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