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进宫被施咒,美国公使不爽,日本学者想哭,英国人为何无所谓

标签:
历史 |
1869年6月16日,北海道的虾夷共和国总统榎本武扬率众投降,德川幕府彻底终结,明治天皇的军队,统一了全国。
在此之前,他们收到英国的信件,说维多利亚女王的二公子爱丁堡公爵阿尔弗雷德正在进行环球航行,很想访问一下日本。
此信一来,宫廷有点乱。
当然,比起16年美国军舰驾临江户湾,要求日本打开国门所引发的混乱,轻得多了。
因为早在一年之前,天皇身边的大臣们,就已决定,外国使节,可以访问皇宫。
这是何等大的让步啊。
要知道,明治天皇之所以能够夺回被幕府攫取的权力,正是以攘夷倒幕为号召的。而且,攘夷还是最直接的目的。
也就是说,之前他们总想着向列强开战,现在先把幕府打倒了,却发现,自己跟幕府在做着同样的事——与洋人打交道。
俗话说,世易时移,放在这代日本人身上,那叫时移势易。
时势不同了,位置不同了,以前说过的,也就不做算了。
然则,尽管开明派认为,应该好好接待英国王子,但保守派坚决反对,经过几个月的斗争之后,开明派获胜,他们给英国巴夏礼回信,说愿意平等接待爱丁堡公爵。
对英国人来说,平等二字很重要。
这就意味着,王子见天皇,将像欧洲国王接见贵宾那样,不须要下跪啥的。
经过几个月的讨论,明治天皇和重臣们深知,在新的时代里,旧的那套已然行不通了。他们要借着这次机会,向全世界展示,自己融入文明社会的决心。
在工厂里做的朋友都知道,有个体系的口号是,超出客户期待。
这种做法,很可能是从日本厂里传过来的吧?
反正,这次天皇接待爱丁堡公爵,完全超出了英国公使的期待,更超出了爱丁堡公爵的期待。
举几个例子吧。
王子在横滨登陆时,日本官员就祭拜了汉神。
什么是汉神呢?
日本古代,交往最多的是中原王朝。后来,他们便将外国人称为唐人。而汉神,正是保护唐人的,也就是保护外国人的。
他们还把王子将经过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每过一处,官员们都祈祷路神,保佑王子平安。
安保措施,堪比天皇。路两边的窗户,都封了起来,用《明治天皇1852-1912》里的话来说是,“这样偷窥狂就看不到这位尊贵的人士”——如此说来,日本偷窥狂乃是传统?
王子到达江户时,一位亲王先行拜会他,祝他健康。
不过,有个仪式,就不太厚道了。
书中给的词,叫做“币”。
它旨在驱魔辟邪。
“举行币仪式,不是为了保护公爵免受恶魔的纠缠,而是为了减免皇宫受到外国人的污染”。
英国人怎么想呢?
他们并没有提出异议。
毕竟,日本做了很多让步,总得让他们也得一点利吧?
面子,让他们挣点,我们只要里子。
倒是美国公使看不过去了,给总统写了封信,里面提到——
这种古老的仪式加诸爱丁堡公爵……在他们眼里,一切外国人,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平民,都跟动物一样污秽。
不止美国人这样看,后来成为大教育家,成为万元纸币封面人物的福泽谕吉,也深感羞耻:
他在书中写到,当美国使馆翻译把接待的这个细节当笑话告诉他时,他觉得,这实际上是令人羞愧的事情,并没有笑,反而想哭。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