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史》里有多少“蝗”字?明朝蝗灾严重吗?

(2020-02-19 15:11:24)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最近非洲的蝗灾搞得人心惶惶,但也有意外的好处,毕竟,看新闻,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宿敌,都开始联手抗灾了。

此次蝗灾,之所以显得如此厉害,大概是因数量之多。我看到,有的写着400亿只,有的写着4000亿只,不管是多少,反正够铺天盖地了吓得人死了。

不过,蝗虫,并非新鲜玩意儿。

刚才边看新闻,我脑袋里突然灵光一现,《明史》里,有多少蝗字呢?

有了想法马上干,翻《明史》是不可能的,但我有电子档啊。

一搜,129字。

明太祖洪武七年二月,平阳、太原、汾州、历城、汲县旱蝗,并免租税。六月,山西、山东、北平、河南蝗,并蠲田租。

永乐元年四月,庚寅,捕山东蝗。丁酉,河南蝗,免今年夏税。

永乐十一年九月壬午,诏自今郡县官每岁春行视境内,蝗蝻害稼即捕绝之,不如诏者二司并罪。

又如,永乐十四年秋七月丁酉,遣使捕北京、河南、山东州县蝗。

之所以引用这些记载,意在说明,并非所有提到蝗字之处,都是有蝗灾,有些乃下诏州县打预防针,如果有蝗,就该如何如何。

但绝大部分,还是因蝗灾而有蝗字,就算我们只取其整数,算100个,那么,有明一代276年,平均不到3年,就有蝗灾,不是这里就是那里。

从上面引述的文字可知,这些蝗灾,或一省数县,或数省连片。

每次有蝗,伴随的就是免租免税,无疑说明,当地受蝗之害,百姓已然衣食有忧,根本没有余粮来交了。

不过,看起来似乎也还没有到颗粒无收的地步,否则,这些话里当会写上,赈济蝗灾,从哪运米之类。

蝗灾古来即有,从小就饱受饥饿之苦的朱元璋,对这些事自然耳熟能详,所以,他对一些事,很警惕,很通透。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有载,洪武五年,有句容百姓献并蒂瓜,“中书省臣率百官以进,礼部尚书陶凯奏曰:陛下临御,同蒂之瓜产于句容,句容,陛下祖乡。实为祯祥,盖由圣德和同,国家协庆,故双瓜连蒂之瑞独于此以彰”。

一个并蒂瓜,却劳动礼部尚书率群臣进献,说是祥瑞,说是皇上您的圣德获得了老天爷的肯定……

朱元璋却说,草木之瑞,如嘉禾并莲,合欢连理,两岐之麦,同蒂之瓜皆是也。卿等以此归德于朕,朕否德不敢当之。纵使朕有德,天必不以一物之祯祥示之,苟有微过,必垂象以谴告……

说白了,朱元璋觉得所谓祥瑞,不过是地气所结,绝非上天在表扬我——

关键是,如果祥瑞是我有德,那么灾异,必然就是我有过了?

只要回看实录,便知,献此祥瑞同年——

青州莱州二府蝗;

济南府历城等县蝗;

南安府大庾上犹南康三县大疫;

赈庆阳府安化合水环三县饥民……

祥瑞只有一个,天灾却是常有,蝗虫猛飞,老朱我难道要下罪己诏才它们快走?

我才不上你们的当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屏山石时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