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由校驾崩前四个月,大雨冲出一块碑,显示刘伯温预言了明末大乱

(2017-12-30 23:02:43)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王朝末世,怪事迭出。

这不,天启七年(1627)四月十一日,也就是朱由校驾崩之前整四个月,安徽霍山县一场大雨过后,路边冲出一块石碑。石碑已被大水洗得干干净净,村民们惊奇地发现,此碑落款上写着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刘伯温。

碑文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生出西山马,卸却贵州鞍,杀尽五溪苗,踏破大元关。天启命逢下甲子,黎民涂炭饥荒死,奴辈道从民大乱,定固安邦血流楚,只恐木上生铜铁,是是非非方信武。

天启?天启不就是当今年号吗?

http://p9.pstatp.com/large/53f00000de64f8c0d8d5

(天启皇帝 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黎民涂炭饥荒死,奴辈道从民大乱——不就是现在世道吗?东北有满洲虎视眈眈,西北有饥民蠢蠢欲动,眼看天下就要大乱了——难道,刘伯温竟然在几百年前就预示了明朝的灭亡?

联想到刘伯温生前就精通术数,算出这个来,还真不稀奇——

至少,当时的百姓会这样想。

但是列位,你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啊,真的也信这个吗?

有人会说了,我就是信,你不信,你拿出证据来。

好,那我们就拿证据。

刘伯温碑出土这件事,是由谁记载的呢?

这个故事,出现在去世于清朝康熙四十五年(1706)二月,活了七十九岁的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一书中。

赵吉士出生在崇祯元年(1628),显然,他记载的事,并非他的亲历。

因此,只能是听来的或看来的。

幸好,此人写书,引用借鉴,极为规矩,完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在这段文字的末尾,他给出了来源。

《先曾祖日记》。

这是一本什么书呢?我搜了几下,除了在《寄元寄所寄》中出现,好像并未独立出版。

没关系,我们不管这些,也不必去考证是不是赵吉士自己的曾祖父写的,我们只从其内容来判断其可信度。

http://p1.pstatp.com/large/53ed000411e2cfb15765

(刘伯温 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刘伯温碑一则文字的前后,赵吉士还引用了《先曾祖日记》的其它内容——

天启二年,山东一带人家藏仓,小黑马料豆,尽飞不见,适仪真人于清明日,男妇上坟北门外小坡于田间各检取有小黑豆,或一撮,或至二三合者。

这里说的是,天启二年,山东人粮仓里的黑豆,突然从家里飞出,落到北门外小坡上去了。

天启七年镇江东北里徐山,因蝗虫无收,米贵。有乡老夫妇难以度日,二人思自尽,忽来一老人劝云:“无自尽,跟我来,有物与你食。”至一山,叫带锄挖土。贫老曰:“土岂能食乎?”老人曰:“挖下自有物。”依将土挖开,果见有白粉石,贫者口噙如粉,即言曰:“尔非神仙乎?”老人回云:“我非是仙,那前来者是仙。”回头已不见,乡人争取,救活万人。

http://p3.pstatp.com/large/53f00000de655d3ef974

(古代饥荒 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说的是,神仙救下饿得想自杀的老夫妻,还替村民们找到了能吃的食物。

列位,这些,你信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寄园寄所寄》“所采古事十之一二、明季事十之七八”,可见,《先曾祖日记》最晚是在明朝灭亡之前写就的。而其内容,多为荒诞不经之事。乃是明末的一些神秘传言,而非史实。

当然咯,之所以有这些传言产生,正是当时形势的反映。刘伯温预测不了明朝灭亡,但崇祯末年的老百姓们,应该能看出些道道。

更多精彩尽在微信公众号   史为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