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与白求恩一样被铭记的加拿大医生,一家三代72年服务中国

标签:
历史 |
分类: 凡人摸史 |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588261376/0
这是成都,这是1911年,这是革命党。我们都知道,清末保路运动最激烈者,乃是四川。清朝调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使得革命党有了起义的机会。终于,烈火一起,便再也扑不灭了。这张照片里的将士们,都是当时的功臣。给他们照相的,是外国人。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588261133/0
当时,成都有很多加拿大人。他们在这里行医、办学。这个站在城墙上的加拿大人,中文名字启尔德,是个医生。他带着新婚妻子来到中国,未想,两个月后,妻子染病去世。1892年,启尔德在成都建立了第一所西式医院。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588261703/0
1894年,他与同在成都行医的 Retta G. kilborn (中文名启希贤)结婚。在当时,西方女子想学医,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启希贤是医学博士、外科硕士和化学硕士……他们的婚礼,请到了中国的官员。从中还可以看到,有一些西方男女都穿着当时清朝人的服装。显然,他们到这里已很久了。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588261353/0
按某百科上的说法,启尔德建立的医院采用收取富人诊费以补贴穷人的办法,对穷苦人“治疾不收半文,且资助钱粮”。后来,他又建立了四川第一座女子医院——仁济女医院。这是1911年的成都街景。左边最高的建筑,是一所医院。在辛亥革命中,启尔德的医院对清军与革命军伤病员一体救治,并无区别。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588608432/0
1895年4月7日,儿子启真道(中)出生在嘉定(现乐山)白塔街。学成之后,他一直在父亲创办的医院及华西协和大学当医生、教师,直到1952年受香港大学邀请而离开成都。四川大学新闻网的一篇文章里说到,“如果说在中国工作了18个月而牺牲的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值得我们纪念,那么启尔德家族(全家三代九人)对中国72年的奉献也同样值得我们铭记”。(本文照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尽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