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不能使道德屈服(考场优秀作文)
(2025-06-05 11:23:39)
标签:
考场优秀作文 |
分类: 学生优秀作文 |
【文题回放】
统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导语说: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心怀悲悯;鄙弃丑恶,追求正义,坚守良知:这些都是人类应该具有的品格。也有人说:坚守道德品质,是要付出代价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你所学过的课文,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优秀考场作文】
代价不能使道德屈服
商丹高级中学2027届高一(4)班 赵宇辉
指导老师 陈忠章
道德,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垫基石,是社会和谐秩序的来源,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尺。所以道德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
有人讲“坚守道德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我想说,付出代价又有何妨,我们不怕付出代价,只怕被代价打倒。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中,王子哈姆莱特为人谦逊,追求正义,是一个道德水准很高的人。在父亲被害,母亲改嫁后,王子追求正义,想要为父报仇。可在真相浮出水面时,当他在发现是自己的叔父所做的一切时,他畏惧了。在他坚守道德,追求正义时,迎来了“所谓的代价”——亲人的背叛。这使他畏惧了,也错失了报仇的绝佳的机会。但不久,他便重拾本心,紧握道德审判之剑,这柄剑也为他追回了正义。所以追求道德的人,从不惧代价二字。
自古以来,无论是文人墨客笔下鲜活的人物,还是历史的伟人,亦或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他们为了自己心中道德,都是不惧代价的。王安石“前知”“怨诽之多”,为了家国大业,不惧世人“怨诽”,仍坚定推行变法;《雷雨》中的侍萍,为了自己的正义与操守,怒拒周朴园伪善的补偿;李大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不惧反动派的暗杀,拼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新中国迎来希望;田间女孩“氧化菊”在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驱使下,不断努力,不惧网络恶评、行业潜规则刷除,从玉米地走向属于她的戛纳红毯。所以说:“坚守道德品质,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我们不惧代价,我们应拥有爬起来的勇气,有站起来的能力,而不是被代价打倒,就倒地不起。只有爬起来,继续跑,才能抵达道德的高峰。
当今社会,许多人本身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质,但一经代价打击,就选择摆烂,躺平。更有甚者毫无道德底线,张口闭口都是脏话,不尊敬师长,不孝敬父母,这种行为实在不应该。我们应即时劝阻,纠正。
道德是每个人的必需品,而代价是必过关卡。只有打破代价,才能收获道德价值。代价不过是坚守道德路上的一个考验,代价是不能使道德屈服的,我们应不惧代价,坚守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