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杉矶参加母亲节庆祝会
5月11日是美国今年(2014年)的母亲节。恰值我们从旧金山旅行归来。李太太说,今天下午有一个由华人华侨组织的母亲节庆祝大会,问我想不想去看一看。听说美国还有由华人举办的庆祝母亲节活动。这顿时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致,遂欣然前往。
庆祝会在洛杉矶西科维纳市的一个华侨文化中心举行。在能容纳300人左右的大厅里坐满了人。舞台的蓝色幕布上用繁体字写着“南加州中国大专院校联合会第二十八届母亲节庆祝大会”的会标,和“母爱如春晖,照耀我一世”的大会主题。
这是一个由台湾侨胞社团组织的年度庆祝活动。大会褒奖了校友会所联系的,南加州各华人团体推荐的15位好母亲、好岳母、好婆婆、好祖母。其中最年长的已逾百岁。每位受到褒奖的母亲,都由校友会的组织者介绍她们的生平,并向她们颁发褒奖证书。然后由儿孙们向他们的母亲或祖母敬献鲜花并致颂辞。校友会的会刊还出了“母亲节特刊”,散发给每一位与会者。特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这些受褒奖的好母亲令人敬佩的生平。表彰仪式结束后,大会邀请来美国推广旅游活动的台湾艺术团,表演颂扬母亲恩情的文艺节目。整个庆祝活动的气氛十分温馨热烈。
母亲节在美国是个很受重视的法定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公共建筑和住宅都会悬挂国旗,以表达人们对母亲的尊敬与热爱。美国总统还年年都会发表一个向全国的母亲们致敬的宣言。而注重孝道传统的在美华人华裔,则很热衷参加这种自己举办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庆祝会。
母亲节作为一个洋节,这些年在中国也逐渐流行起来。在国内还没有确定自己的母亲节的情况下,人们普遍借这个洋节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敬爱。但像美国这样从家庭、社团到整个国家都隆重地庆祝这个节日,在国内似乎还没有过。
除美国外,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的母亲节。母亲节最早起源也不是美国而是古希腊,是古希腊人向众神之母希布莉(一说赫拉)致敬的日子。17世纪中叶,这个节日流传到英国。在这一天,出门在外的年轻人会回到家里,送给母亲一些礼物,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美国母亲节的创立要感谢安娜·贾维斯母女俩。1876年,格拉夫顿城教会学校总监安娜·贾维斯夫人在讲授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时,对在南北战争中捐躯的战士及其父母的不幸不胜感慨。她认为,应该给予失去儿子的母亲们一种慰籍。她说“但愿在某处、某时,会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
贾维斯夫人的这个愿望生前未能实现。她的女儿安娜小姐继承了母亲的遗愿,从1907年开始,她不断地向社会呼吁创立一个母亲节,获得了社会各方热烈支持。终于在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认定这一天为伟大的母亲节。使这个节日具有了一定的国际性。
由美国的母亲节让我联想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是最讲孝道的。孝敬和感恩母亲的诗文、事例、故事和传说异常丰富。比如孟郊的《游子吟》,朱德的《我的母亲》,孟母教子的故事,熊岳望儿山的传说等。但中国至今还没有确立自己的母亲节。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前几年有民俗专家提议,把农历四月初二孟母生孟子的日子定为中国的母亲节。这是一个很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建议。我也曾在一篇关于今人热衷于为自己庆生的小文中写道,民间有“孩子生日娘苦日”的说法,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生日作为对母亲的“感恩日”或母亲节。意为希望人们不要只记住了自己的生日而忘记了父母的恩泽。孝敬和感恩父母也不应只限于某一公共纪念日,而应该像儒家先贤说的那样,作为终己一生的情感。这对于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或许不无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