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生活教育与小学低学段语文的融合
(2022-04-15 10:55:55)浅论生活教育与小学低学段语文的融合
【摘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悟生活。语文课堂的教学和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教育体制改革和综合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语文;生活教育
生活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好的教学应该是从生活中出发又回归于生活中的。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观点,他认为“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在生活中才可求到的教育”。这一观点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意义深远,有着很强的指导性作用。处于低学段的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初入校园,还处在对知识的初步探索与接触中,语文教学该如何与小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增强低年级语文的理解性教学,是我们不断思考并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此时“生活教育”就发挥了它的作用。
一、创设生活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创造与主动性
我们经常会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事实也确是如此,生活为我们的语文学习,尤其是低学段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灵感。语文课堂教学是来源于现实的生活,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更加注重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情景,为每个学生营造出一个生动真实、可感人心的课堂教学场景,通过再次构建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情景,进一步调动和培养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创造力和主动性。虽说“情景教学法”已是老生常谈了,但它确不失为是语文教学结合“生活教育”的法宝。笔者之前在教授《秋天》这篇课文时,就注重创设秋天的情境,让学生有如临其境之感。在上课最开始的导入环节,笔者便紧抓课文内容,说道:“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知道秋天是怎样的吗?这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此时,学生的激情与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一个个兴致勃勃,迅速地张开自己那想像的翅膀,眼前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跃跃欲试。而在第二课时具体地分析课文内容时,在学习秋天大雁飞行的特点时,让几个小朋友都张开自己的“翅膀”,学习秋天大雁飞行的方法,并且要求几个小朋友想象在那么蓝,那么高的天空中除了大雁还会看到什么呢,使得学生真正体会和认识到秋天的美,使他们更加富有代入感。通过教师的引导,让我们的学生走进生活的情境之中,对课文有了更好地理解,也变得更为真实可感。
二、走出课堂文本,深入生活实际,使知识成为有源的活水
学习课文就是要学习稳重的思想精髓,但在我看来,光学习到文中的思想还远远不够,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教学时,我们定要将所学所感应用于生活。在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角色,同时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感悟文本思想,使学生能有更深的体悟。比如部编本一年级上册有一首诗《悯农(其二)》,它描述了农夫们在一个烈日当空的正午辛勤劳作的情景,表现了农夫们终日通过辛勤劳作获得丰收的真实生活。笔者当时在教学《悯农(其二)》时,先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感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与粮食的来之不易。教授此课时正值秋收之末,于是我趁机引导学生:你们知道农民伯伯是怎样劳作的吗?你们试过吗?并要求学生在周末时由家长带着深入麦田,体验一把农民伯伯的辛劳。下周一让他们自由汇报,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讲着,如:我在妈妈和农民伯伯的帮助下用小镰刀割麦子,割了一个小时,才割出一点点麦穗。我看到有的农民伯伯用收割麦子的车车收麦子,我也想去试试,可我太小了开不了。我自己割完以后把麦子打成米带回家,晚饭吃得干干净净的。无论小朋友们是用那种方式去体验的收麦子劳作,都使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在烈日中劳作的辛苦与我们现在享受的饭食的来之不易。用真实的经验表明,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地回归到生活本真,可以有效地让我们的学生个性和思维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地活跃我们的课堂气氛,进一步地提高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重视角色扮演,训练学生表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形象思维仍会占据他们的主导地位。可以说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使然,他们乐于表演,也善于表演。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如果能让他们表演,并表演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他们便更会乐此不疲了。关于表演,在口语交际中应是能淋漓尽致地展现的。口语交际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小班孩子们热衷于表演的本质,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比如:笔者在教学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这一课时,先让小朋友自由说说平时是如何接触并交往朋友的,再通过小组合作与指名的方式让学生上台表演,并相机指导接触与人对话时应怎么做。交朋友是我们生活中时常会出现的情况,所以小朋友们在表演时也异常活跃,积极性很高,在介绍与对话时也侃侃而谈。小朋友们的口语交际与语言表达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使我们此项教学活动也变得异常生趣活跃。
四、布置个性化多元化的作业,促使学生联系语文与生活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国家双减政策的引领下,低学段的学生,不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而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小操小练也并不能完全促使学生掌握与体悟文本内容。因此语文课堂上的老师一定要更加注重口语化教学作业的形式和布置,通过形式丰富多样的口语化作业,引领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来自于实际生活的语文文学知识,从而有效促使学生真正明白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与文本有关的动画新闻等,让学生在下一节课时交流讨论,从而使学生更加注重积累生活中的语文素材,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一步掌握,还能保证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性教学水平,有效将知识传输给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四有教师中提到这样一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在将生活教育与语文教育相融合时,不仅要从学生身上去下苦功夫,还要致力于从我们教师自身去寻找并解决问题,重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促使教师能更好地将知识传输给学生。
现当代的教师,大多都是本科毕业,在大学学习期间,已经学到了丰厚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尚且还是存有不足之处,因而在实践指导方面还是存有短板。学校应重视并鼓励教师发展。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低年级教师努力提升其实践性教学的水平,充分利用各种实践的机会让低年级教师们都能够更好地审视自身的理论框架,并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其理论框架,从而促使教师自身更好地适应当前现代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发展的需要,满足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下低年级现代化实践性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要大力地鼓励老师们进行积极探索,不要也绝对不能仅仅禁锢在传统的科研学习与锻炼的体系中,要大力地鼓励老师们勇敢地突破传统,学习新的科研实践知识和理论框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科研专业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呵护哺育祖国的鲜花们茁壮健康地成长,为祖国建设发展培养更多的科研技术人才。
六、结语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形势正在警醒着我们:传统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仍然还存有其弊端,语文的学习也是断然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而存在的,如何将生活教育与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更好地深入融合,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当代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些都是当前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亟待有进一步优化与提升,进而解决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巩固夯实学生的基础。当然,笔者也只是对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的浅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意义还不仅于此,还需我们捧着一颗虔诚无比的真心,在今后的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究前行,不断地发现与应用,从而期待着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最大的价值。身为当代一名普通青年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应切实地将生活引入语文课堂,让孩子们将生活与语文紧密联系起来,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活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生活化的教育观念能够在低年段的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闪耀光辉。
【参考文献】
[1] 王文岭:陶行知生活教育 [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
[2]郑风:根植于现实生活,定位于能说会写——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J].新教师,2019(8)
[3]庄洁: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浅析小学语文教材的改编——以苏教版与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为例[J].新课程导学,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