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
(2025-10-04 12:51:58)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开一盒中华烟,为祖国庆生,算是今天的欢乐时光。按理说,这种中华金短支是今年的贺岁版,在书生手里熬过了大半年的时间,竟然不油不霉,实属一种奇迹了。短支的中华素有小钢炮之称,本人觉得这款可以抽两盒。若是当长期口粮,恐怕囊中羞涩的书生就该荷包空空了。庆幸眼下正值双节期间,刚过完十一,这些零碎的口粮大可陪我虚度几天逍遥的日子。家母则要求书生在外面低调一些,毕竟在下一介贫民,本来是没资格抽中华的。朋友却笑称,既然华子是魔都的骄傲,那书生大可趁着逢年过节享受一把,不然就愧对了魔都人的形象了。而这类短支烟历来被视为高铁烟,毕竟高铁停车时间有限,拿短一些的品牌出来抽两口,大可享受几分钟的香味。至于说中华烟,这一阵子也陪我度过了太多的美好时光了。
记得那是今年上半年的事情了,高中同学老夏找我玩。书生无以为报,只有两盒小钢炮招待。当时正值我们单位上班时间,这位老朋友没多打扰我,只问起本人能不能管他午饭吃。这位大肚汉能吃能喝,中午吃了一份大碗的羊肉烩面,还有二两水饺,花的钱财却不是很多。单位里的食堂虽然号称自负盈亏,却能享受单位的补贴,所以请老夏吃午饭算不得太大压力。唯一的亮点是那两盒金短支为伴,书生过年时便准备下的好东西。老夏是个孝顺儿子,之前无意间说漏嘴,要拿我给的中华烟给他父亲尝一尝,本人自然是多给了一盒让他带回去享用。从那以后,无论是寒暑假还是过节,书生都记着这点老朋友的小心思,给他的烟都是双份,寓意好事成双。至于说这个双节长假,本人只能腾出十月八日来陪他一起抽烟喝酒了。
昨天无意间看到了那一位好大哥晒出的方中华,于是书生也选购了几盒这款名品,向这位家里养狗的好大哥致敬。过了国庆节,朋友打趣说就应该抽中华烟,一来向祖国母亲致敬,二来给国家税收做贡献。本人不知道这样的逻辑到底有没有道理,反正那一年的书生还很穷,见到家门口第一食品商店贩卖的方中华还觉得贵。记得十年以前的这款华子,卖我们四十块钱,而本人月薪到手才一千三百多块钱。同事潘阿姨还说,中华烟和书生的收入不配套,本人也认可这样的说辞。现如今,书生早已今非昔比,工龄工资加了不少,今年单位还给我们加薪了,每月比起之前几年多了一千个大洋。无论是中秋还是国庆,腐败一下选中华烟调剂也是不为过的。至于说本人为何选择方中华来当双节的口粮?诸多的感情因素决定了本人的行为,也是祭奠往昔岁月的情怀了。
曾经误以为方中华是铁盒子包装的精品,抽过了才知道原来这款烟同样是硬纸壳设计的,和铁盒子中华不可相提并论。现在铁盒子的中华是否生产?这个问题连土生土长的魔都人都不一定知道。不管怎么说,国庆节和中秋节都是普天同庆的好日子,我辈中人都引以为傲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家父一直谆谆教导,要书生别忘本,有中华烟抽时得记得当年的艰难困苦。对此书生也只有苦笑,道一声记住了。回想起当初,在我最弱的日子里遇见了小敏这位让我心动的女孩,可惜凭我的本事没能留住她。现在的书生过上了有烟有酒的日子,同样不曾忘记那一年不抽烟不喝酒,为一文钱犯难的岁月。而中华对本人来说始终是神品,悄悄地抽几盒,算是怀念一段青葱年华。有些情愫,书生早已放下了,只有这一股股烟气,来维持我们前事不忘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