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事
(2025-09-30 14:49:07)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开了一盒利群国色天香,开始一段传说中的回忆。记得那时候,单位里的飞飞阿姨见我抽这款烟,还说这是花利群。后来某天在论坛里扬言说这款花利群味道不错,朋友打趣说本人弄混了,花利群应该是那种贵了不知多少倍的休闲利群,而这款虽然也是花里胡哨的包装,却只是我们平民阶级改善伙食的材料。这种烟的理化指标原本是不低的,据本人知道是十一毫克的美味。不曾想眼下的利群普遍降焦了,这类烟的焦油量更是降低到了八毫克,惹得书生大跌眼镜。不过在书生眼里,低焦类别的香烟属于本人最推崇的产品,毕竟淡雅柔和的香味能让人抽出爱情的味道。问世间情为何物?书生说不明白,只能当做一份份美好的回忆来消受了。
记得那时候,单位的同事大叔老吴就嗜好抽利群烟。我们俩不对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虽然老吴举手投足颇有几分气场,本人却不买他的账。在这位老同事眼里,书生同样是个冒傻气的怪娃娃,行为举止让他不堪忍受。这位爱抽利群烟的大叔,一直以来都认为本人创作的这些原创作品无法登堂入室,属于一篇篇无人问津的残卷。直到后来的某一天,书生拿了一份千余字的小散文投稿给了校报编辑部,入选了当时的本校周报,老吴这才认可本人的创作功底。书生那时候买了一盒长嘴利群,扬言说是靠稿费换来的香烟,同事们都津津乐道地享用了。老吴也同样抽过这一盒美味,在本人眼里,这样握手言和的行为也是值得自己宣扬的资本了。
网易博客还开放的时候,书生通过这家博客结识了一位身处浙江的博主小姐姐。她是开杂货铺的,所以店里少不了进一些香烟美酒。当年浙江版的老版利群惹得我们食指大动,本人也想凑个热闹来抽几根。这位小姐姐爽快地寄了两条烟给书生,连快递费都没收我。依然记得那时候在浙江旅行时,单位的同事们纷纷寻找这款传说中的雪花嘴烟。本人囊中羞涩,也只能整天和红双喜为伴。眼下老版利群据说停产了,也不知道这个消息到底靠谱不靠谱。反正这位传说中的网易博主小姐姐,为人慷慨,颇有几分儒商的味道。而那一年的利群也远比现在的好抽,香味浓郁,杀瘾之下也令人回味这一段段人情世故。一根烟的故事,往往是我辈中人津津乐道的点滴。
始终忘不了那一位送我利群烟的老朋友,虽然一度跟我吵吵闹闹,却始终难以忘怀这份感动。在他眼里,当年的利群烟属于可以混迹江湖的标配,书生即使甘之如饴,却不能忘却自己的身份。红双喜甚至是那一年四五块钱的牡丹烟才是本人的口粮,这位老朋友送我烟抽也是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怀。我们俩之所以后来分道扬镳,无非是一场不太愉快的经历。他始终认为我该加入他们公司当销售代表,书生却自视没啥能耐,所以打算在母校当一位无名文员。这位狂妄的老朋友还一度自视颇高,说能改变书生一辈子的命运。本人也只有反唇相讥:“你以为你是谁?耶稣?上帝?还是如来佛祖?”虽然这一次闹别扭惹得我俩不再来往,但是说一句中肯的话,那一盒利群烟还是抽出了不少的人情味。至于我们俩是否还会相逢于茫茫人海?相视一笑泯恩仇?这就交给命运的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