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烟的回忆
(2025-06-17 15:04:57)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点上一根牡丹,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会想起那么多的往事。这一款烟属于魔都的老品牌了,价格起伏之下依然坚强地生活在市场上。记得是十余年以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的本人生活穷困潦倒,还遇上了不懂得体贴爱护我的女友小聂,所以书生抽的烟成为一道世纪难题。通讯科的主任徐老师建议我投靠牡丹,说这款烟便宜,味道还不错。和蔼可亲的徐老师言语间并没有恶意,无非是替我生活窘迫的关爱和着想。至于说书生眼里的铁憨憨,那一位口无遮拦的前同事王某某,就扬言说买大前门招待抽烟的同事。狂妄至极的王某某说过,书生家住的小区不是人呆的地方。可是在我们看来,把他身体器官尽数卖了也买不起这不是人呆的屋子。至于说分发香烟给同事是搞好关系的行为,这一点虽然没错,可是大前门乃至于当时四五块钱的牡丹,实在不是待客之道。
还是那一年的单身生涯,同事徐阿姨答应给我介绍对象,并请我去她家吃饭。那时候书生在罗秀路上的某烟店选购香烟,买了一条长嘴利群当礼物打算送给徐阿姨和她爱人胡师傅。店老板慷慨,给我打了折,优惠了十几块钱。临走时,老板塞了一根牡丹烟给本人,说这款烟是他常抽的美味。这一件小事书生始终无法忘怀,因为自认为开烟店的老板不缺香烟抽,即使中华在他们手里也不是什么罕见货。可是家母对本人这么一个逻辑持反对意见,说过去杂货店的老板反而过得比较清苦,即使店里有吃的喝的也不舍得拿来给孩子吃。“他们店里的烟是要卖钱的,那些销路不好的亦或是廉价烟才舍得自己抽。”这一句话本人无法辩驳。若是换做书生这种嘴馋的孩子,开烟店没准三天便把店里的百元档香烟给抽完了。这种行为无疑是赔本买卖,历来被商人们所不齿。
家父从前就嗜好抽牡丹牌香烟,品牌忠诚度很高。根据老爹的说法,这种烟能抽出烟草本来的味道,比起那一些香精味儿浓重的品牌好抽百倍。印象里的牡丹,还属于低端货,最初踏上这一条不归路时,这类牌子的烟还停留在四块钱一盒的档次。那时候红牡丹分为软盒与硬盒,硬的反而比软的贵了五毛钱。老烟民都喜欢软盒的,说味道好一些,而书生却不理解其中的奥妙。若是真心好抽一些,软的应该比硬的贵才对嘛!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着,牡丹烟也从以前的中焦改换头面,标注了理化指标的详细数据。眼下的软盒牡丹,十毫克的焦油含量不算太高,一天一盒也大可消磨自己的烟瘾。书生不知道为何会突然之间选择这款大路货,三三二的编号被誉为是普通版。若是运气好一些,买到了三三三的号码,那就是相当于中了彩票了。个中区别,书生抽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一笑了之自称盲鼻子了。
老爹从前最喜欢抽红牡丹,所以本人是被这种二手烟熏大的孩子。曾经嘱咐老爷子,要他改善伙食,毕竟四块钱一盒的红牡丹在当时实习单位里,只有装修队的工人师傅才会选择。没想到眼下的牡丹烟身价倍增,比红双喜还贵了一些。不管怎么说,书生还是忘不了关于牡丹烟的这些点滴。不管它价位如何,本人都乐于消费,算是抽一份情怀。至于说那一年书生不得已选择的白牡丹,眼下已然停产了。家里人虽然嘱咐我少抽几根,每每伸手问爸妈索要寄存在他们手里的本人工资,买烟抽,他们也都乐于给我。所谓回忆里的这些美味,还是令人念念不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