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
(2025-06-16 12:26:15)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点一根红双喜,回忆那一段难以磨灭的情缘。还是从某些媒体上学到了“白月光”这个名词,据说是得不到的感情往往是最美好的。书生是个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孩子,虽然抽着红双喜,可是对那些无法企及的香烟还是莫名地仰望。一如当年的绿双喜,本人怀念至今,始终无法忘怀个中美味。这种烟如今停产了,就像很多往事都离我们远去,再也无从寻找。前一阵子怀念过的女孩小雨也是本人回忆里的美好,虽然她始终没答应书生的追求,我却感激她给彼此留下的那一些点滴。咱俩见面次数虽然不多,却也可圈可点。眼下的特醇红双喜依然坚强地生存在市场上,一如书生的生活,始终徘徊在温饱线左右。这一种难能可贵的陪伴,同样令人动容。
还记得当时,书生带了小雨在魔都故地重游,吃了一顿午餐。已经忘了是什么菜系了,反正有一道菜是窝头,塞一些酸豆角在里面包着享用。事后回了我们学校游玩,她上我的电脑捣鼓只有她自己知道的那些玩意儿,本人则无所事事地逃到角落里吞云吐雾。当年的香烟无非是几块钱便能搜罗到的廉价货,绿双喜是那时候书生口袋里的精品。小雨不抽烟,但也没阻止我这一种坏习惯。不知道她是否对我产生过一些另类的情愫,反正本人这么一个嗜好她是早就知道的。在小雨眼里,恐怕就拿我当个傻哥哥看待。即使当年她口口声声说没想到能约我出来,没什么文人的架子,女孩家的那些心事书生也无法揣摩。就像好大哥说过的那样,女人心海底针,这些往事还是随风而散无从追寻了。
书生和小雨最近一次见面还是很在若干年前,当时的疫情虽然还没波及魔都,单位却极其重视相关细节,所以不允许外来人员私自出没本校。不得已之下,本人在单位里请了半天假,陪小雨去外滩和南京路步行街闲逛了一圈。那时候无意间得来一盒中华金短支,带了剩下的半盒去面见小雨,无意间发现她是带了儿子来的。书生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忍住烟瘾,陪这位红颜知己和她家的大宝玩了一阵子。在南京路步行街,本人给孩子买了一只小玩具,小帅哥乐呵呵地玩了一路。外滩的人行道上,书生也背了这位大宝宝过马路。虽然我们知道爱屋及乌的道理,本人却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对待红颜知己的孩子。吃饭、逛街、买玩具之外,书生也没什么唐突佳人的行为。
根据好大哥的说法,书生和小雨的经历可以用刘若英的《后来》描述。而书生却自认为《白月光与朱砂痣》这首网络歌曲更适合形容我们俩,毕竟本人和小雨没有开始过任何情感经历,后来也只能当做兄妹情谊。最近为了纪念这些往昔情怀,书生一咬牙一跺脚选购了一整条的中华金中支,当做和往事告别的口粮。时过境迁之下,本人和小雨拉钩过,说哪一天她受婆家欺负被赶出来的话,可以回来找书生。眼下的本人却只能给她一份精神上的安慰,毕竟所谓白月光只能放在心里,偶尔想起也只能默默地探望。一盒烟,几段往事,就当做送给自己、送给小雨、送给大家的一种礼物。所有的痴心妄想,就当成为了忘却的纪念吧!